在心臟中穿過導管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即使只是在虛擬現實中完成。
在最近去明尼蘇達大學的醫療設備中心參觀的時候我發現這操作起來確實不簡單。在我的模擬裝備實驗課程結束時,我已經學會了把定制的救生產品植入某個人的心臟,甚至遠程操作我也從來沒成功過。
如今這種沉浸式三維體驗已經走在醫療設備創新的前沿。通過匯集交互設計師,工程師和醫療專家,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都在測試支架,人工髖骨和其他醫療設備的適用性和功能,并植入虛擬復制出來的全身器官。他們在走進手術室之前,還會采用特定患者身上的具體器官的模型進行操作練習。
明尼阿波利斯中心走在這種創新的最前沿,尤其是在針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設備上。在實驗室地下一層,有200顆人類心臟保存在罐子里,其中一些是正常的,另一些帶有裂孔,鈣化或嚴重動脈阻塞這類缺損。每顆心臟都被掃描成一個3D模型,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假如一個制造商想要在真人患者一樣的心臟上測試某種設備,是可以實現的。
“我們可以說,‘拿出一顆鈣化的心臟來,’然后為它設計一個起搏器或者瓣膜,”醫療設備中心主任Arthur Erdman說道。這樣一來,研究人員和醫療器械公司就能在一個電腦模擬的世界中進行嘗試,希望能在真正的手術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
在明尼蘇達大學醫療設備中心, Dan Keefe在操縱一個心臟模型。
該技術在兩個大屏幕上顯示心臟:一個讓你拖放設備調整大小,就像在iPad上一樣;另一個從整體顯示你在心臟上進行的操作。
據管理明尼蘇達大學交互可視化實驗室(與設備測試中心合作)的Dan Keefe表示,虛擬現實為醫療設備的簡化測試帶來了新的曙光。“我們希望它能減少對動物實驗的依賴性,”他說。但這項技術并不只是局限于實物測試。它在培訓醫療專業人員方面也能提供很大幫助。
“VR在醫學上就相當于飛行員在訓練時使用的飛行模擬器,”邁阿密尼克勞斯兒童醫院的負責人M. Narendra Kini博士說,他一直在致力于把虛擬現實運用到醫學教育中。
盡管虛擬現實主要還停留在學術醫療領域,但醫療保健其他領域還有很多應用前景。有這樣一種途徑:向患者展示與手術過程完全相同的步驟以及后續的事情,以緩解患者的困惑和擔憂。
它會把更多有用的方式帶到我們生活中,”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Kini說。“這項技術會起到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