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在形態上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在教育領域引來了大家對“智慧教育”的熱切關注和探討。其中,由深圳巨龍率先提出和倡導的“互聯網+教育”在今年多個全國教裝展會及教育高峰論壇上更是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認可,與教育信息化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
2015年8月15日,第六屆全國基于網絡的教師實踐社區COP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順利召開。深圳巨龍作為大會的協辦方,連續六屆為大會研討、學術交流提供信息化教學技術和設備,向來自全國20個省市地區的650多位與會代表展示互聯網+教育的偉大魅力。中央電化教育館王曉蕪副館長、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施建國主任、嘉興市人民政府王一偉副秘書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處張廣斌副處長、嘉興市教育局王幸平常務副局長、臺灣臺南大學林奇賢教授、中央電化教育館許林處長、COP項目首席專家首都師范大學王陸教授、深圳市巨龍科教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諸健先生以及各省市教育部門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盛會。
第六屆全國基于網絡的教師實踐社區COP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嘉興勝利召開
第六屆全國基于網絡的教師實踐社區COP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教師在線實踐社區中的知識服務與學習”,開幕式由《中國點化教育》雜志社社長許林主持。
王曉蕪副館長在致辭中肯定了COP項目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該項目利用深圳巨龍交互式電子白板、課程信息采集系統以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工具將教師的專業學習場所與專業發展情境有效地連接起來,形成了基于課堂觀察、教學反思、活動設計方法與技術的、將信息技術與教師專業學習相融合的教師專業發展新模式。COP項目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能夠得以快速的發展在于COP項目能夠為一線教師提供科學、專業的知識服務,有效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師研修的深入融合。互聯網+教育意味著教育內容的持續更新、教育樣式的不斷變化、教育評價的日益多元,王曉蕪副館長希望COP項目能夠得到不斷發展、為提高我國廣大一線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央電化教育館王曉蕪副館長在COP學術研討會上致辭
作為COP項目的核心成員,深圳巨龍為COP項目提供了核心的信息化技術和平臺。在本屆COP學術研討會期間,深圳巨龍承接了第一個教師工作坊專題培訓,課題為《互聯網環境下的課堂教學》。首都師范大學COP團隊馮濤副教授首先闡述了互聯網對世界、教育的改變,并用一組圖片展示了教育行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通過現場互動來分享與會代表們心中的未來教室及未來教室將會給教學方式、方法帶來的變化。
COP團隊馮濤副教授在工作坊上演講
隨后,在現場觀摩環節中,深圳巨龍智慧教育云平臺研究部經理閆行將深圳巨龍的智慧教育云平臺與各教學終端通過“云+端”相結合的方式,為現場的與會代表們深情并茂的演繹了“互聯網+教育”環境下的未來教室及教學環境。
閆行通過《三角形的內角和》這個課例,展示了在課前備課環節中,教師可通過巨龍智慧教育云平臺提供的海量資源搜集教學設計、教案、課件、導學案等相關的教學素材,同時教師也可通過云平臺的教學設計模塊,制作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并生成教案。通過云存儲,將教學設計、課件等直接存儲至云端,教師無需攜帶任何存儲設備即可隨時隨地的調取云端資源。
深圳巨龍智慧教育云平臺研究部經理閆行演繹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情境
現場問答環節
在課中上課環節中,老師可以結合巨龍智慧教育云平臺和巨龍IPBOARD Touch軟件、多屏互動等軟件展開教學。而在課后反思學習環節中,閆行將課堂筆記保存至云端,且分享給該班級的同學。同時在云端得到了本節課的教學應用分析報告,最后由馮濤副教授為他的這節課做現場的診斷分析。
作為COP學術研討會的一部分,深圳巨龍《互聯網環境下的課堂教學》的這場演示像一場風暴席卷了現場的與會代表們的大腦,讓大家清晰看到在“互聯網+教育”的環境下通過巨龍智慧教育云平臺打造出的現代信息技術新的生態圈。
第六屆全國基于網絡的教師實踐社區COP學術研討會的順利召開意味著COP項目所帶領的教師專業學習已經開始邁向新的篇章。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率先聚焦“教師在線實踐社區中的知識服務與學習”為信息化教育帶來新的改變!深圳巨龍也會致力于互聯網+教育的信息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助力國家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實現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