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筆者的“電商、互聯網、盒子、聲吧”四個彩電核心概念的總結,一定有很多人士并不認可。因為,2014年上半年,除了這四個概念外,還擁有“智能、4K、OLED和游戲”等四個也很火熱、甚至是更火熱的概念。但是,筆者認為,這四個概念雖然重要,卻不足以決定彩電企業和產業的“競爭差異”。
首先,智能、4K和OLED都是技術概念,而且在本質上都是“彩電上游產業”的技術概念。智能電視,彩電企業只是購買芯片和軟件,做系統集成而已,彩電企業完全不能掌控這個產品形態的核心技術。4K和OLED針對的更是顯示面板技術,彩電企業能不能購進這類顯示面板,能夠買多少、能夠以怎樣的價格購買,都依賴于上游面板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因此,智能、4K和OLED能走多遠、走多快,都不能由彩電企業決定。這些彩電企業不能把控的技術層面的概念,也就成為不了彩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智能、4K和OLED、游戲概念對于所有的彩電企業具有平等性。比如,上半年4K電視的大爆發,所有的彩電品牌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彩電企業4K電視的差異化,不會出在4K自身上,而是在4K之外:索尼4K電視的核心價值是索尼的4K播放器做得好、索尼娛樂也擁有很多4K內容資源;樂視4K電視的差異性是價格低,同時樂視自身籌資拍攝了很多4K電視劇等內容;康佳游戲電視的價值差異在于康佳和騰訊游戲的內容合作……智能、4K、OLED和游戲這幾個概念幾乎都不能形成彩電企業競爭力的真正差異:這些概念衍生出的競爭力差異皆來自于這些概念的外圍——這些外圍部分幾乎都不是彩電行業內的問題。這就是說這些概念中即便彩電企業發揮出差異化競爭力,也在于彩電企業的“生態鏈”建設的差異——而生態鏈概念屬于互聯網思維的產物,而非智能、4K和OLED、游戲概念的產物。
第三,游戲概念是智能電視應用中,目前“商業模式”上最有利于彩電企業獲益的領域。這種“最有益于彩電企業獲利”的特點,主要是對比購物、生活服務和視頻三個傳統智能電視與應用而言。因此,彩電企業發力游戲概念往往非常被看好。但是,游戲概念屬于彩電生態的部分,屬于互聯網規律,同時亦不是彩電企業的主業,而且也不是所有彩電消費者都關注和需求的產品。或者說游戲概念在所有的彩電創新概念中是最邊緣的一個:這類邊緣概念雖然能夠錦上添花,卻難以起到決定彩電企業根本競爭力和發展大方向的作用。
綜上所述,不同彩電創新概念的產業地位是有著極大不同的。智能、4K、OLED三個概念是基礎技術性的、也是不區分品牌的共性的基礎概念。這類概念不與具體的產品和產業形態創新結合,難以發揮出“差異化的品牌競爭力”。電商、互聯網則是彩電企業產業結構革新的概念,這些概念形成了彩電產業嶄新的價值規律,他們會改變彩電企業的行為方式。盒子和聲吧是彩電產品創新和未來融入家庭互聯網、智能家庭的新應用模式,這些產品架構創新的概念,會成為構筑彩電行業新生態、新價值規律的基礎要素。相比之下,游戲概念的創新最顯得價值有限:游戲概念只不過是智能電視購物、生活服務和視頻三大傳統應用之外的新的衍生,是智能應用價值鏈的一個可選項而已。
因此,可以看到真正決定未來彩電產業價值體系、彩電企業發展和競爭規律的概念是“電商、互聯網、盒子和聲吧”,誰能抓住這四個彩電創新概念,誰就能抓住彩電行業的未來。這四大概念也是小米、樂視、創維等彩電品牌能持續站在“市場輿論話語權中央”陣地上的根本原因,更是這些品牌業績逆勢增長的關鍵所在。相反,那些業績下滑的彩電品牌則或多或少在這四個概念上有所欠缺、有所反應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