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拼接顯示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超大顯示面積和超高清的影音體驗的需求越來越大。人們在關注顯示效果的同時,也注意到如何把信息準確、安全、及時有效的呈現在顯示終端上供決策者判斷,這成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拼接處理器作為操作者和大屏幕系統交互的一個重要平臺,在大屏幕顯示系統中顯示出來的各種效果,都是由圖像拼接處理器來完成的。在大屏幕拼接系統中,往往顯示設備容易成為整個系統好壞聚集的焦點,殊不知真正的幕后英雄是拼接控制器;拼接控制器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整個大屏幕顯示效果的好與壞,當在應用中系統頻繁出現死機、干擾、斜切紋、畫面抖動、相位偏移、色差不準時,用戶們才真正關注起問題的根源。
目前,市面上呈現三種拼接控制器,第一代為PCI工控式,第二代為嵌入式,第三代為FPGA純硬件刀片式;
第一代:PCI工控式拼接處理器
PCI插卡式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工控機,利用多路PCI計算機主板,一部分PCI插槽插入視頻采集卡,另外一部分PCI插槽插入視頻輸出卡,輸入和輸出中間由CPU來構建一個運算和處理中心,這就組成了一臺工控式拼接處理器,他的圖像處理原理是通過CPU運算后將母信號分割成M*N個子視頻信號,再把每一個視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分別傳送給拼接墻上對應的單元,顯示單元上的分辨率和處理速度由CPU性能和對應的PCI卡插槽決定;由于計算機的能力有限,一臺性能好的工控式拼接處理器最大情況也只能實現16塊屏幕的拼接顯示,大大限制了拼接的規模;
第二代:嵌入式拼接處理器
嵌入式拼接處理器也稱為“內嵌式拼接處理器”他基于液晶屏信號驅動板上增加的運算分割技術,其工作原理先將一個完整的母畫面信號傳送至信號運算處理器,運算處理器以ID地址編碼器的方式開始鎖定各自的畫面位置,并以二進制碼順序排列運算并切割成多個子畫面,處理器各自運算好的數據直接輸送給液晶驅動板,驅動板將色彩、亮度以及對比度等參數調節矯正后以LVDS方式傳送給成像器形成圖像。由于嵌入式拼接處理器采用硬件架構圖形處理技術每次只處理一種類型信號,所以不需要強大的CPU核心來運算。簡單的畫面拼接功能一度受到市場青睞。但這種內置拼接處理器指示單元內部處理結合成的顯示圖像,不能解決高分辨率拼接和任意位置及大小的多窗口信號處理,更多的應用在單一信號的宣傳顯示屏等簡單的多畫面處理中,在高端多窗口、多信號源、多顯示模式的控制室的應用相對較少。
第三代:FPGA純硬件刀片式拼接處理器
由北京小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第三代DIGIBIRD-T系列刀片式拼接處理器是一款數字化全高清圖形處理設備,基于FPGA陣列式、純硬件技術之上,采用模塊化處理,刀片式架構,較傳統拼接處理器的區別在規范:A/D轉換效能由輸入模塊實現,虛擬開窗由輸出模塊實現,每組輸入輸出構建一個獨立自定義的獨立運算核心;多個運算核心構成一個強大的高速數據庫,并且通道與通道之間獨立傳輸互不影響;
DIGIBIRD-T系列多屏幕拼接處理器采用FPGA的視頻處理技術與數字信號處理技術(DSP),以先進的背板交換總線技術為構架,刀片式模塊化的設計提供了無可挑剔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保證了無論在怎樣復雜的情況下每路信號都有足夠的獨享帶寬(輸入槽位10GB、輸出槽位40GB)保證低延遲、全實時與全同步。即使在144屏幕拼接情況下先進的總線設計也能夠保證高達144路不同的高清輸入信號(或572路標清輸入信號)在大屏幕上同時顯示,并且所有圖像流暢、同步、低延遲、無卡頓。同時可支持多組大屏幕不同分辨率顯示,具有大屏回顯功能,在控制室即可實時查看大屏幕顯示狀態,配合交互式可視化管理客戶端,給用戶帶來一種全新的應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