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視產業的加速升級,我們不難發現電視除了屏幕越來越趨向于大尺寸外,彩電制造企業對電視顯示技術的追求也提上了日程,目前大部分彩電廠商都推出了各種尖端顯示技術,以全面滿足用戶對高畫質電視的需求。相關專家也均表示,在彩電加速升級時代,顯示技術將成為競爭核心。
據筆者了解,在今年春季新品中,夏普為了全面提升電視的畫質表現力,就率先推出了獨有新一代四色技術。新一代四色技術延續了夏普四色技術的優勢,并結合“次像素分割驅動引擎”進一步發展進化。在水平方向將清晰度提升1倍,在垂直方向,面板亮度信息和清晰度處理能力得到翻倍。
而據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技術鑒定,依據《超高清顯示認證技術規范》進行的檢測機構顯示,搭載新一代四色技術(Quattron Pro)的電視產品在清晰度、色域覆蓋率、亮度均勻性、對比度等性能均表現出色。
當然,除了夏普之外,國內彩電廠商海信也在全力加大電視顯示技術的研發,并在今年上半年率先推出了獨有的ULED技術。據了解,ULED技術目前申請了13項中國專利,并榮獲了兩項國際專利授權,通過自有技術創新,以過硬的技術,可靠的性能,超強的性價比,打破了國外壟斷技術,成為行業熱點。
ULED技術在場景的對比度上有明顯優勢。實現分區背光控制除了提升對比度,還可以改善屏幕的亮度均勻性,這樣的技術成本較高,基本僅僅只是在之前索尼的BVM系列旗艦彩色監視器上有過使用。使用ULED技術的電視黑場表現與OLED相當,大面積黑色場景和OLED一樣可以展現深邃的黑色,圖像明暗對比突出,俺不層次、細節分明。
另外,還有TCL推出的QLED顯示技術,也是當下最出眾的技術之一。該技術是TCL旗下的華星光電自己研發,在色域方面表現優于OLED電視,但是其成本要比OLED電視低很多,市場成長空間更好。相關專家表示,QLED電視技術是有可能取代OLED的潛在技術,一方面是其性能不輸OLED產品;另一方面是對于它的價格大大低于OLED產品。
據了解,QLED這個技術學名叫量子點技術,是通過物理光學技術,來提高顯示的飽和度。公開資料顯示,量子點是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極其微小的半導體納米晶體;而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的納米技術顯示器更為明亮,但消耗較少的能量;此外,QLED在產品性能上也多優于OLED,其能效更高,制造成本更低。
從以上部分品牌在顯示技術上的突出表現我們不難看出,對于越來越趨向于大屏幕化的電視來說,畫質才是核心,只有具備一流的畫質技術和表現,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未來也希望更多的彩電企業在顯示技術上加大研發力度和投入,這樣才能真正引領彩電產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