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2014年彩電市場,在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應用增加的帶動下,市場規模不下滑、甚至繼續增長,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對此,彩電企業依然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是對比而言,“保價”這一產業策略的實現難度則更低,對彩電企業的意義也更大。
企業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簡單,利潤。和利潤關系最緊密的市場數據是什么呢?當然是單價。
但是,上文已經介紹過,面板產品、半導體IC,計算芯片和存儲芯片這些彩電產品的固定成本,長期趨勢是持續下降的。這就導致,完全相同的產品,只會一年比一年便宜。所以,彩電企業的保價,必須依賴于新產品的銷量增加。
這些2014年的新產品包括4K、曲面、OLED、ULED等。這些產品占整體市場的比例,將從2013年度的個位數,上升到兩位數,甚至占據市場的12-18%的比例。新產品,帶給彩電企業的好處包括單價更高、利潤更高,也能激發消費者購買的欲望。不過,這些創新產品,依然不能成為彩電市場的真正“保價”主角。
彩電企業的保價,更加會依賴“升級性產品”。所謂的升級性的產品,主要是指兩大方面的變化。第一是,顯示尺寸越來越大,例如激光投影電視是100寸起步的;第二是,產品輔助功能和性能日趨完善、強大和增加,比如標配閃存從4G提升到8G,甚至更高。
以上這類產品性能的漸進性變化,雖然不具有“革命”或者迎接“新時代”的意義,卻是每個彩電企業都必須認真做好的事情。可以想見,2014年,彩電產品中的32寸等小尺寸銷量更少,主要市場被擠入臥室;60寸級別產品、甚至更大級別產品銷量增長加速;4核心的CPU配置和8G以上的閃存配置或成為主流,更高端產品也會問世,彩電核戰會升級到和手機、PC相當的水平;彩電附屬應用、附加值產品市場得到更大的重視和擴展,收費內容、游戲和附件市場進一步成熟——這些變化不是個別彩電企業的策略和戰術,而將是整個彩電行業的“齊步走”。
在彩電企業保價策略的壓力下,2014年彩電市場必然會出現新品多、新技術多、產品更新更快的特點。這種行業心臟加速跳動的趨勢,還會與電商、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彩電企業的市場參與,形成互動;與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形成互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彩電企業保價的主觀意志是明確的,但是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保持產品價格和利潤,或者說能不能剎住彩電市場均價下滑的趨勢,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彩電企業圍繞2014年企業經營目標,除了新品和升級產品這兩個保價措施之外,還需要有第三個輔助策略,那就是現今最流行的“新利潤支點”理論。
彩電產業進入智能和網絡時代,彩電應用日益復雜化,彩電產品作為功能承載平臺的戰略價值顯著加強。其中,核心的變化之一是,彩電成為了家庭互聯網最可能的“首先成熟的果子”。這就使得互聯網內容大佬,和彩電企業之間的合作成為可能。發揮彩電入口、通道和平臺的價值,彩電企業能成為怎樣的行業角色,能不能從中獲得新的利潤增值點呢?比如,TCL的游戲戰略、康佳的內容平臺戰略、海信已經擁有的2.6萬個智能應用……這些彩電內容的增長,正在為彩電企業提供“新經濟價值點”和利潤源泉的可能。
開拓行業新利潤點,雖然有些“遠水不解2014年量價齊跌預期的近渴”,但是,卻是一個正當其時的行業戰略支點。而且是一個可能丟了這村,就再也沒有“新店”的行業契機。所以,2014年彩電市場上,彩電企業圍繞“商業模式、利潤模式、經營模式、產業模式的嘗試”,只會比之前更為熱烈。
綜上所述,彩電企業2014年必須關注的任務很多,保量、保價、新利潤點和商業模式,每一個要點都不能疏忽。而且,彩電企業在這些不同方向采取的“措施”,還會交織作用,會和互聯網電視理念、電商革命交織作用,構成2014年有史以來最為復雜、形式不甚樂觀、卻又充滿新機遇的彩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