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智能電視逐漸成熟并逐步占據市場主流的一年。智能電視在市場的整體份額由2012年的38%提升到了2013年的56%,超過了一半的份額,預計今年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增大。
伴隨著智能電視市場的規模擴大,是互聯網企業的高調進入。2013年,先是樂視高調發布緊密集成其互聯網視頻服務的樂視超級電視,之后在智能手機領域大獲成功的小米也強勢殺入智能電視市場,推出小米電視。雖然樂視超級電視采取饑餓營銷,整體銷量遠不及傳統電視廠商,小米電視還只是“期貨”,但它們根植互聯網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產品、營銷模式在業界和消費者中引起的反響都是巨大的,傳統電視廠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在經過短時間的驚慌、不屑和質疑之后,傳統電視廠商開始主動積極擁抱互聯網,先是康佳推出了線上專有品牌KKTV,緊接著TCL聯合互聯網視頻提供商愛奇藝合作推出TCL愛奇藝電視TV+,創維也聯合阿里云推出了他們的線上品牌酷開,長虹則以其CHiQ智能電視擁抱互聯網,連之前態度最為堅決,要“造船出海”的海信,也在近期態度大轉變,一次性與11家視頻網站簽約,提出構建“1+1+N”的全新產業生態圈模式。自此,國產電視的五大家已經全部深度擁抱互聯網,主動求新求變,與互聯網公司展開了客廳爭奪戰。
傳統電視廠商對智能電視的認識在過去的一年有了巨大的變化,在樂視和小米入侵之前,多數電視廠商對智能電視的研發都集中在人機互動方式和應用數量上,研發環境相對封閉,智能電視更多的是被作為一臺獨立的“機器”在設計。樂視超級電視所受到的追捧和多方市場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目前智能電視最受用戶青睞的應用就是自由觀看互聯網視頻,加上日益成熟的多屏互動功能,讓電視大屏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之間互相推送播放互聯網內容更加方便,可以說,互聯網已經全面入侵各種終端屏幕,沒有互聯網應用的屏幕已經失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正是由于認識到了這一點,傳統電視廠商對智能電視與互聯網聯姻的態度才從抵觸迅速轉變到擁抱。目前看來,通過與互聯網視頻企業的深度合作,將其互聯網視頻內容與電視直播內容無縫銜接是智能電視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特性,多家電視品牌的智能電視都通過語音控制或者優化后的遙控器做到了對互聯網視頻的高度整合,操作也非常便利,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相當大。
智能電視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不單只體現在內容上,也體現在整體的營銷當中。樂視和小米都是通過在互聯網的各種立體發布,為其智能電視全面造勢,同時通過互聯網優勢打造粉絲經濟,而其銷售也通過在互聯網上的自有電商渠道實現,這是完全有別于傳統電視廠商之前的做法的。另一方面,隨著電商渠道的快速崛起,傳統電視廠商的銷售渠道也在發生巨變,線上渠道所占據的份額也在快速上升。除了將更多原來在傳統渠道銷售的智能電視轉移到互聯網上銷售之外,傳統電視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將新推出的互聯網智能電視和互聯網子品牌產品放到了網絡渠道銷售,行銷模式的全面互聯網化與內容的互聯網化相得益彰,產品的競爭力也得到明顯提升。
可以看出,互聯網企業的進入為智能電視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競爭模式,全面擁抱互聯網已經是整個智能電視行業的不二道路。誰能更早更徹底地投身互聯網,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得先機,智能電視的互聯網競爭才剛剛開始,路還很長。
專家觀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互聯網進軍電視是新思路
現在是網絡化生存的時代,一些互聯網企業進軍電視行業,并以很低的價格推出產品,不能簡單把它看成是一種價格戰。在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今天,互聯網企業進軍電視是一種必然,同時也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