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媒體競爭異常激烈,新媒體甚至自媒體不斷涌現不斷成熟,傳統媒體廣告市場的格局被打破,互聯網媒體對客戶越來越有吸引力,但是廣播廣告在近年來整體仍呈上升趨勢,相比平面媒體的明顯下降,廣播可以說是這輪傳統媒體衰退中出人意料的“明星”。這說明廣播的天然屬性:伴隨性、即時性、便捷性在中國汽車越來越普及的時代再次煥發和顯示了它的獨特魅力,廣播是“老兵不死, 青春猶在”,對客戶而言廣播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依然是客戶的優質選擇之一。
2013年底舉行的上海廣播頻率黃金專題資源廣告拍賣會,在62輪的輪番叫價之后,兩個頻率的黃金資源專題廣告被客戶以2500萬元摘走, 同比增長289%,而專題類廣告時長同比縮短了32.5%,拍賣的成功主要是源于客戶對廣播媒體價值的重要性和稀缺性的再認識。據調查統計,廣播媒體的車載收聽率已經從2007 年的21%上升到2013年的48%,領先于互聯網32%的用戶增幅,而且廣播媒體的受眾已從過去的老少群體轉變成年輕、時尚、有購買力的人群,客戶可從廣播媒體中挖掘精準營銷的潛力。
廣播是輕騎兵
應對新媒體沖擊的最好方法就是積極擁抱新媒體。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收聽必須突破傳統模式,繼續延伸廣播產業鏈,不但要為市場制作和提供優秀的華語廣播內容,更要為廣大聽眾提供優質的生活服務,變聽眾為用戶, 即通過以廣播傳媒為載體,應用廣播與互聯網和移動結合的創新技術,實現向“廣播生活傳媒綜合運營商”的戰略跨越。
相比較其他傳統媒體,廣播歷來是很“親民” 的媒體,不管是昔日與聽眾的電話互動,還是現在的短信、微信互動,“接地氣”是廣播優勢所在。為有效整合廣播資源,隨時掌握各頻率在上海聽眾市場的收聽份額及滿意度, 公司每年委托專業市場研究公司,每周出具詳細的收聽情況報告及滿意度調查報告,并不定期組織聽眾舉辦各類座談會、音樂歌曲測試,為頻率動態調整節目版面、策劃線上節目內容及線下活動提供有力數據支持。
廣播又是輕騎兵。線上做節目、線下搞活動已經成為廣播“接地氣”的主要形式,公司旗下7個頻率每年舉辦各類線下活動500多場,近30萬人參與。這同時也給我們的客戶創造了無限增值的機會,線下活動與廣告整合營銷緊密結合,突破硬廣告單一的形式,以話題、游戲等植入方式使廣告的呈現更加自然,更“接地氣”,提升廣告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一份健康的廣播早餐
2014年上海廣播會把黃金四小時的專題廣告,也就是軟廣告的時間資源減少,是基于我們在廣告經營上的思考和調整。長期以來,廣告時長和內容播出之間是一對矛盾,廣播廣告播出依賴的是時間資源, 廣告時間太長會造成可聽性下降、受眾換臺或關機、主持人有怨言,收聽率也會有影響,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廣告時間太短無法增加營收。當然這只是兩者之間的矛盾之一, 還有諸如廣告品質和內容品質落差較大的矛盾、廣告形式單一和內容割裂的矛盾等等,所以如何在內容和廣告經營的雙平臺上完成整合有助于破解這些矛盾。比如,優質溢價:收聽率高、口播好的金牌節目實行溢價,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憑借優秀的內容尋求超乎尋常的溢價,實現如同“中國好聲音”般的市場價值,動感101的早間節目《音樂早餐》在2013 年就優質溢價,創下了一檔節目8860萬令人咋舌的年廣告收入。加強廣告和內容結合的創意:互聯網時代傳統硬廣告的形式越來越遭到客戶的摒棄,在內容生產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廣告經營團隊的介入,廣告元素要自然出現在節目的內容、板塊的設計、節目線下的活動、節目與聽眾的社交互動等環節,從而放大廣告的效益。實現廣播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 傳統廣播將自身內容在新媒體上進行二次開發或度身定做, 將內容在新的平臺上獲取新的收益。
內容為王,永不過時
廣播是一個生來低調卻生命力頑強的媒體,從來沒有大紅大紫過,還被很多輿論唱衰過,但它硬生生地挺過了電視和新媒體的兩場媒體革命生存至今。從廣播的現狀看,大致有四個原因造就了廣播現在的發展。其一是中國汽車社會的到來和各大城市堵車的現狀,煥發了廣播新的生命力,駕車族和高學歷、高收入人群成為廣播的新聽眾,“堵車拯救了電臺”這句玩笑話不完全正確,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廣播的再度崛起;其二是新技術的運用,如手機廣播、A P P 電臺、網絡廣播、數字廣播、衛星廣播等的發展,使受眾接觸廣播的渠道和機會不是減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只是傳統收音機不再是收聽廣播的象征了;其三是特有的媒體屬性使廣播至今在傳播新聞、音樂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特別是音樂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廣播也是它的最佳傳播渠道之一; 其四是廣播較其他傳統媒體有著天生的社交優勢,大量的直播節目使受眾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進行即時的文字、圖片、語音等互動交流,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互動傳播,能使大量的聽眾聚集在節目和主持人周圍,形成一個又一個黏性強大的社交群。
“內容為王”是永遠不過時的理念。東方廣播公司一直將內容生產視為媒體核心競爭力,積極倡導節目新品優品。三年多來,各頻率的節目在各類創新創優評選中屢獲佳績,共計獲得全國類獎項近180個,省、市級獎項近100 個。同時還重視節目版權業務,專門成立版權購銷中心,統一負責節目內容引進,對外節目播映授權及定向內容生產等方面的工作,截至2013年底,6萬多集節目(廣播劇、小說連播、專欄節目、音樂節目等)銷售到包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內的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電臺,銷售額達到211萬元。
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在秉承“內容為王”的同時, 我們還要提倡和重視“渠道為王”。互聯網時代,廣播無論是內容生產、內容分發、還是傳播渠道、數據收集等等都要做出新的革命性的變革,要以互聯網思維方式重塑廣播,保存核心價值,向新媒體轉型,將傳統廣播打造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廣播。
2014年東方廣播將啟動音頻移動客戶端等業務,旨在移動互聯網的渠道中來克服廣播地域和線性傳播的局限性,通過搭建數字節目庫平臺、新媒體傳播平臺和用戶數據庫,通過和戰略合作伙伴的強強聯手,在新媒體領域創造新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