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彩電產業2014年寒冬的原因中,除了節能補貼政策的透支效應外,其它的幾乎都是“邊緣革命”。這就導致彩電企業應對目前行業“新狀態”的方法也應該是“邊緣突破”。
一方面,彩電產業已經實現產品智能化、大屏化、4K化:彩電應用技術處于一個“相對過剩”的時期。基于核心產品的創新空間不僅有限,更是難以找到“對應的市場需求”去落腳。另一方面,以“用電視”為核心的生態文化雖有多年努力,但依然未見變革性的成效。市場空白巨大、產業騰挪空間充足,不僅可以支撐彩電企業的新競爭價值點,更可以帶來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
2014年11月,新浪前總編、小米的最早天使投資人之一的陳彤正式加盟小米團隊,即將負責“內容”業務的規劃和發展。這被認為是小米希望通過內容、盒子、彩電這條產業鏈,打通從掌上小米,到客廳小米的戰略進攻路線的努力。不過小米的能量還不僅僅是如此:手環、手機、路由構成的“智能電視外圍”傳感網的能量也會幫助小米,在“雷同的電視硬件”上,獲得不一樣的“邊緣產品價值”體驗。
在過去的2年時間里,彩電的創新屬于智能和互聯網。但是,未來彩電的創新將是屬于“連網內容”。網絡是將信息通路、智能則是處理信息的硬件能力:二者發揮價值的核心是“要有足夠有價值的內容和信息需要處理”。因此,客廳之外是視頻網站、購物網站、市政服務;客廳之內則是“傳感器”系統。
最新版的酷開電視已經謀劃“拋棄遙控器”:去年的酷開電視沒有了高頻頭、今年的酷開電視則沒有遙控器。因為,創維希望酷開品牌能夠代表未來,用硬件的功能刪減,將用戶“逼到”未來模式的快車道上。
Tcl微信電視,雖然表面看只是智能電視增加了一個應用功能。但是,微信需要有麥克風和攝像頭的支撐才能真正“玩起來”。這從硬件的邊緣,改變了產品生態。麥克風和攝像頭亦即是“一種傳感器”。
電視的邊緣是傳感器:他可以鏈接可視門衛、空調溫度、室內濕度、電飯煲定時報警、顯示觀眾的心跳和呼吸情況、可以連接觀眾的網絡身份證和支付系統,當然這些傳感器也包括體感手柄、游戲附件等……這些變化都不僅僅需要軟件、需要連網,更需要一系列的產品周邊硬件。
因此,一款電視真正用起來、用出智能體驗所需要的“邊緣創新”不是一點半點:實現這些新價值,需要新的硬件、新的軟件、新的數據管理和服務,更需要新的消費觀念和使用習慣。讓電視機成為能夠讀懂網絡這那一端的鏈接價值、客廳和居家環境、觀眾所需的“智能大腦”;讓電視應用真正成為生活伙伴,而不僅僅是“娛樂、看大片”的工具,彩電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面對這樣的未來,彩電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保持顯示技術、智能硬件的創新,更需要周邊設備、軟件的創新。尤其是在彩電硬件產品技術相對過剩、市場需求短期無望高速增長、產品終端價格持續下降的背景下,彩電企業急需將創新的主軸擴展到“應用”層、周邊設備上來。
筆者認為,2014年彩電企業的寒冬是“常態”,還是“中場休息”,不取決于冬寒到底有多冷,而取決于彩電企業如何應對,取決于彩電企業能否突破做產品的傳統思維、形成做生態的新產業思維,取決于彩電企業邊緣創新的成敗。面對互聯網和智能帶來的應用變革,彩電企業的競爭已經走過中場,決戰很可能在2015年到來:大家都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