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彩電產品最出風頭是誰呢?答案不言自明,還是韓系二廠。但是,和上兩屆韓系的三星、LG依靠OLED占據最大關注度不同,日系企業實力的回升、中國企業實力的發展,已經在淹沒韓系的領先光環。
參展產品韓系企業依然最為領先
今年CES彩電產品最具特色的產品特點包括:4K、弧面、OLED、智能四個方面。其中,最大的4K、最大的OLED、最豐富的OLED產品線、最大的弧面、最豐富的弧面產品線,以及各種智能產品(如盒子、操作系統等方面的展示)都來自于三星和LG。這充分說明了韓系廠商在彩電技術上的“領先優勢”。
尤其是代表未來彩電發展方向的OLED產品,韓系企業實現了系列化的展示,弧面、4K和大尺寸OLED產品的系統出現,將韓系彩電軍團對未來技術的領先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韓系彩電企業也是唯一在OLED面板上接近量產,并正式確認2014年量產8.5代線的企業。相比較而言,其它彩電和面板企業的大尺寸OLED技術還處于“驗證線”階段。
三星曲面超高清電視(CUHD TVs)
這種在CES展會上的展品優勢,與韓系廠商全球市場的份額優勢先輔相成。三星的全球第一、LG的全球第二的終端彩電市場份額短期無人能超過之。其中,位于第二位的LG,在過去三年中的平均份額,超過第三、第四和第五的索尼、TCL、海信8成到一倍以上。三星和LG合計占據全球彩電市場達三分之一的規模。這種市場規模優勢還體現在二者同時是全球最大的顯示面板制造商、最大的顯示面板采購商之一、最大的顯示面板研發投資者……
場內、場外,韓系彩電軍團的優勢,尤其是技術上的領先性不容忽視。但是,這卻并沒有轉化成CES展會上韓系企業的“吸引力”優勢。
技術領先不等于競爭優勢
在韓系彩電企業于全球市場獨步獨行的時候,其它彩電集團并沒有閑著,而且這些人抓住了一個非常好的“空檔期”。
2012和2013年韓系彩電企業的重頭展品都是OLED電視。最近五年內,韓系企業幾乎停止了全新的LCD線的規劃,在OLED項目上的投入達到百億美元計。最早三星和LG在2012年就曾暗示大尺寸OLED量產在即。
但是,數年的辛苦努力,并沒有如愿讓OLED快速走向家庭。三星和LG在這一項目上的投入和獲得的技術領先,暫時沒有能轉化成市場競爭力。反而,由于全力投資OLED項目,在4K產品上日系企業和臺系面板廠商抓住了市場空缺,獲得了一個不錯的“機遇”。同時,由于OLED項目的量產時間被拉長,其技術上的“時間領先性”,也在被追趕者逐步磨平。如京東方全球第二條5.5代OLED線已經建成,華星光電也有了自己的OLED量產計劃,臺系和日系面板企業在此領域的動作也不顯著慢于以上大陸兩家企業。
這樣的產業變化,也表現在了CES的展品上。比如,三星展出的全球最大4K電視面板來自于京東方,而非三星自己;努力推動OLED項目前進的松下,也展出了大量OLED產品,甚至海爾、創維、康佳、長虹等企業的OLED整機也已經面試。
這些變化使得在4K和OLED這兩個最關鍵的市場方向上,三星和LG的話語權已經弱于2012年和2013年。尤其是4K產品,在這個細分線上,索尼暫時奪得了全球第一的銷量。而三星和LG對外面板采購最多的產品,除了低端低價產品外,就是這個4K概念下的產品了。甚至,年中還有消息稱三星在低溫多晶硅和金屬氧化物TFT上自給不足的新聞傳出。
一方面是是遲遲未能量產的OLED耽誤了三星和LG等韓系彩電軍團的時間、擠占了精力;另一方面是日系和中系彩電面板企業的執著追趕。這使得2014年,CES展會彩電市場,再也不像2012年和2013年那樣是“韓國企業”的主場。
但是,不容質疑的是,在市場份額和技術先進性上,韓系依然是全球彩電圈難以企及的領導者。不過,現在領頭羊的腳步慢已經了下來,后進者也看到了追趕的希望——這就是CES2014彩電圈產業陣營實力間的“最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