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彩電為代表的平板顯示產品都是重頭戲。2014年CES展會也不例外。雖然這一屆展會彩電產品甚是缺少令人驚喜的“存在”,但是在日韓兩大陣營之間的新品對比還是吸引了很多觀察人士的注意。
日系好,韓系更好。這是CES2014展會彩電產品給人們最大的印象:日系廠商展示了很多大尺寸、超高分辨率(4K/5K/8K)和曲面電視產品,在展品數量和參展品牌規模上依然超過韓系陣營。
但是,韓系彩電企業則擁有最大的電視、最大的曲面電視、最大的OLED電視、多種OLED電視、OLED平板電腦等新興顯示技術設備,以及LG的webos自主操作系統智能電視參展。這些產品雖然與日系軍團,索尼、松下、東芝、夏普等的展品“拉不開代差”,卻在細節層面超過了日系軍團的幾乎大部分所謂“領先”技術。
韓系企業在電視面板、半導體IC、OS三大核心領域都表現出對日系的強勢:韓系企業首先實現了OLED面板的量產,以及在大尺寸領域的應用,擁有最齊全的曲面電視產品線,同時在4K等超高清產品上不輸于日系企業;韓系企業中的三星擁有更長的智能電視IC設計和制造產業鏈,憑借在智能手機上的成功,三星品牌的“IC設計和制造”能力獲得了業界廣泛的認可,并將在智能電視領域繼續“拓展新影響力”;LG此次展會展出的OS系統,雖然未必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市場產品,但是至少反映出韓系彩電企業在智能電視領域努力尋求基礎軟件平臺和生態自主化的動力。
反而觀之,日系廠商在彩電面板、半導體IC、OS三大核心領域則流年不利:前年,夏普十代線被鴻海買走了一半,大前年松下六代線已經提產,2014年松下這個曾經的等離子大王也將徹底停產等離子產品,而在更之前先鋒、佳能、東芝、日立等企業先后放棄了在彩電用面板領域的努力,最近一個月內索尼和松下在OLED項目上的合作也“無果而終”;半導體IC上,日本依然是全球的加工中心之一,但是由于在智能芯片的主要應用市場,“智能手機市場”的落敗,日本企業在接下來的智能電視領域處于“出師不利”的狀態;OS產品也與此相似,不能說日系企業沒有設計自己OS的實力,但是至少目前日系彩電企業還沒有這方面的具體產品推出。
基于歷史的產業格局變化,2014年CES展會彩電新品上,日韓差異可謂涇渭分明。韓系企業最具亮點的是大尺寸曲面和OLED電視,并同時不放棄超高清產品的展示;日本企業則只能集中精力展示超高清,這個已經被全球彩電和面板企業突破,即將“白菜化”的技術,同時輔助于曲面電視產品。
這種展品之間的差距,反映的是日韓彩電產業的差距:這一差距已經從三年前的“數量和市場份額的差距”,逐漸演變成一種技術趨勢上的“能力差距”、“產業投資實力”差距。
尤其是隨著韓國顯示產業界,在三星和LG兩家巨頭市場拉動力支持下,在液晶和OLED面板上游的核心材料、工藝和設備領域的本地化,日本顯示產業在全球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并呈現繼續下降的態勢。這不僅對于韓國彩電業,對于中國大陸和臺灣彩電業,甚至對于歐美彩電業都是一個“好消息”。
匱乏根本性產品創新的CES2014卻能帶給全球彩電消費市場一個更為“根本性的認識”:全球彩電產業的領導中心已經從日本轉移到了韓國。這是一個東風變北風的關鍵轉折點。雖然索尼等還在努力對抗這一趨勢,但是CES上的展品差距已經在深刻的說明,彩電產業日韓之斗,日系勝算已經幾乎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