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4K超高清”彩電成為消費市場的新亮點和廠商們追逐的熱點,但是業內專家指出,目前4K超高清電視標準尚未塵埃落定。真4K假4K,口水仗還要打一陣。
目前LG、松下、索尼、三星等國際廠商,TCL、創維等國內品牌陸續發布了自己超高清4K電視,部分廠商的產品已經可以采取預訂生產的方式進行銷售。目前4K超高清電視機主要集中在52以上的大尺寸,價格不菲。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向記者表示,目前雖然廠商都把自己的產品叫做4K超高清,但仔細研究一下,分辨率是不一樣的。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各家廠商推出的4K超高清電視包括Full Aperture 4K(4096x3112)、Academy 4K(3656×2664)等多種標準,廠家出產的產品難以達到統一。同時,多數企業并沒有對產品進行正式驗證,畫質是否真正意義上達到超高清,行業也缺乏超高清4K的標準界定,因此雖然4K超高清電視的消費認知持續升高,但消費者對于其的了解程度和購買辨識度并不高。
LG是首個通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關于超高清4K顯示檢測的企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向記者證實,LG送測的產品清晰度真正意義上達到2160電視線(全高清清晰度的2倍),畫面顯示的色域接近了人眼能夠感知的極限顏色范圍。在多角度偏色率測試中,可視角度達到178度,實現了觀看無“死角”。
LG電視相關負責人表示,“電視未來可能擁有很多發展方向,但畫質是前提。單純發展智能化功能,而忽視對電視本質功能的追求,這便失去了電視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