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新的一屆中央政府為我們指明了國家前進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偉大民族復興的基礎上實現“中國夢”,李克強總理要求實現“中國經濟騰飛的升級版”。作為大屏人,我們應該以自己的行動來踐行偉大的中國夢,用大屏產業的升級版充實偉大的中國夢!
在中華大地,過去的十年間發生了無數的奇跡!風云聚會之下是無數動聽的故事:全球一半的塔吊在此林立;世界最繁忙高效的鐵路日夜不歇;遠超歐洲規模的超級大城市群平安祥和;高鐵的中國速度、地鐵的中國里程、航空的中國規模、核電的中國夢想、航天的中國精神……這一切的背后,固然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的智慧的結晶,但是更少不了中國“大屏顯示”產業的積極貢獻。
從航天發射的指揮中心到鐵路系統的調度中樞,從08年奧運會的北京交通指揮系統到2012年全軍實戰大練兵的指揮場;從小學、社區、工廠的監控室到第三代核電站的控制中樞;從惠及全民的天網工程到街頭巷尾的數字告示廣告大屏;從中央部委的會議室到小小鄉鎮的休閑廣場……大屏顯示技術已經進入國民經濟的每一個細節和過程之中。
時間穿梭到十年前,2003年,那時我國自主大屏產業的基礎非常薄弱,主流產品幾乎全部依賴于進口,核心器件自我掌控能力基本為零,產品市場應用模式單一、客戶需求滿足能力較弱、缺乏整體性的市場戰略和領軍企業。雖然此時的國內大屏顯示市場已經規模化發展,但是卻只能成為外資企業擷取巨額利用的競技場。
然而,一個十年之后的今天,國內大屏產業早已今非昔比。產業整機自主化能力達到90%以上,行業領導話語權牢牢掌控在民族企業手中。彩訊、威創、GQY的專業大屏企業先后在深三板、創業板上市,開創了民族大屏顯示行業企業治理的先河。創維群欣、TCL顯示等著名民族品牌的加入,使得這一市場更為活躍。LED大屏、背投影拼接大屏、液晶拼接大屏、PDP拼接大屏,等主流門類大屏顯示核心顯示部件自主能力全面突破,建立了全產業鏈的LED光源顯示、激光光源、LCOS顯示微芯片、LCD液晶面板和PDP等離子面板產業鏈,并在OLED顯示技術上緊跟國際潮流。在顯示系統工程核心信號處理設備、工程應用軟件市場也取得了全面的進步。其中信號處理設備自給率達九成以上,重大工程應用軟件自給程度更是接近100%。
經過十年的發展,大屏市場外資壟斷的局面已經終結。目前,國內大屏產業可以驕傲地說,離開中國企業和中國員工的“幫忙”,任何外資巨頭都無力在這個領域參與競爭。
大屏產業不同于其他的國民經濟門類。在已有的大屏工程中超過8成的工程與“安全有關”:或者涉及國家安全、或者涉及公眾安全、或者是信息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重要技術平臺,至少也會是企業、社區、校園的安全保障中心。而另外的兩成市場則基本集中于文化教育和傳播媒介領域。其中,應用于公眾傳播的大屏系統也面臨著極強的“社會信息安全”的應用需求。
談大屏應用無不與“安全”掛鉤。這種特殊的產業地位,確定了這個小產業的國家價值。今天,我們雖然已經建立起核心產業鏈完備的大屏產業,并將關鍵市場和應用掌控于民族企業手中,但是大屏人的“責任”尚未完成,大屏人的理想仍需努力。
2008年的一場金融危機,給盛世發展中的國內大屏市場不小沖擊。但是,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此后三星、夏普等國際巨頭在LCD拼接顯示和商務顯示市場的動作,給予了國內尙處萌芽階段的液晶專業顯示產業以沉重打擊。在這一細分市場,一年時間內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下滑超過兩成以上。無數創新應用企業瀕臨生死的考驗。
雖然,目前國內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現代顯示、音視頻應用技術產業鏈,但是整體上國內技術跟著國際走的“局面”尚未改變。外資企業利用資金、品牌和技術研發的實力,依然成為市場最具分量的參與者。尤其是在大屏顯示這個充分市場化競爭、依然處于技術井噴期的產業中“產業格局未定”依然是國內乃至全球產業的基本“國情”。
因此,在國內市場、國際市場這個大盤局下,國內大屏產業如何發展的課題應運而生。
大屏企業需要成長,需要空間。一個企業,無論他有怎樣的本土優勢或者國際優勢,妄圖壟斷一方市場的努力都會難以成功。同時,一個國家的市場如何巨大,都不能匹敵全球70億人口的巨大需求。解決金融危機下國內的大屏產業的發展問題,必須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解決本土企業和外資品牌的競爭問題、在競爭中實現共同發展也需要著眼于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這應當是今天大屏行業最主要的共識之一。
引進來走出去,這應該成為國內大屏產業下一個十年最大的關鍵詞。外資企業的技術優勢在此消彼長之中已經逐漸淡化。在國內市場引入外資品牌能豐富客戶選擇的余地,并提升本土集成商的附加價值,增強市場的競爭活力,有利于國內大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國內企業在全球開展業務、逐步由目前的大屏市場以地域性企業為主導向全國型企業甚至全球企業演化,塑造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嶄新形象則是大屏產業發展的根本任務。
今日,本土產業的基礎已經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從業企業的實力更是相差千百倍。即便是面對快速更新的市場技術,國際巨頭的涌入,大屏人依然有信心乘風破浪繼續前進。
2009年開始,在DLP背投拼接領域LED和激光光源開始走向市場。而這種新技術的引領者正式國內企業。2007年伊始PDP拼接產品開始出現,2009年后該行業全面開花,而促成這一新產品應用范圍大發展的也是國內大屏市場。06年開始LCOS背投顯示產品在大屏領域嶄露頭角,此后國內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突破了LCOS核心芯片技術,使得高端大屏工程項目中背投芯片全面依賴進口的局面被打破。而在2010年開始,隨著本土高世代線LCD面板的投產,在液晶商用市場本土企業的話語權和產業安全格局也在全面改觀……
某種意義上,國內大屏產業已經做好了更上一層樓的準備、大屏企業也開始謀動新一輪的產業整合、市場整合和走出去的計劃。下一個十年將是國內大屏產業從奮起直追到按照自己的“步調”實現強大和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轉折時期。
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大屏產業人用十年的時間回答了這個問題。下一個十年大屏產業將嘗試參與全球的競爭,實現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中國經濟的升級”,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大屏產業的中國夢”。
然而,再偉大的理想都要從小事做起。國內大屏產業必須樹立遠大的目標的同時,更必須具有事必躬親、精益求精的“細節精神”。
我們必須正視大屏產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山寨化的競爭機制、投機化的部分企業治理思維、過于人脈關系化的營銷網絡、大屏企業區域化的分治割據、非標準化的產品體系和兼容性,以及在核心的視音頻編碼標準、傳輸標準、處理標準等方面的缺失和弱勢都將是大屏產業發展的巨大瓶頸。
某種意義上,國內大屏產業發展的關鍵點已經被聚焦在管理升級和標準創新兩個方面。如何推動大屏產業有序的產業整合,在更高的層次形成充分化的競爭;如何通過標準化的技術創新實現產品的共融和全生命期內的模糊維護性;如何將大屏產業和企業的理念統一到國家產業的高度和層次上來,切實實現由低成本的生存競爭向高附加值的成長和發展競爭的轉折,將是每一個大屏人必須面對和思考的課題。
也許國際對手是強大的:他們有品牌、資金、技術,甚至標準的優勢,在海外發達國家市場還擁有渠道和文化的優勢。但是任何強大的對手都不會是完美的對手,模仿、學習、并超越對手都是一項可能的任務。這就如同過去十年間大屏產業在國內市場的進步一樣,未來十年只要找對方向、找對方法、真抓實干,大屏產業依然能夠在更大的空間內取得成功和勝利!
但是,這種勝利的前提是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的不足。正視不足不是為了否定以前的發展史,而恰恰是為了創造更為輝煌的發展史;強調和國際巨頭的競爭,不是一味的恐懼于對手、更不是一味的輕視對手,而是從對手那里學習,從國際市場學習、從更為廣闊的更多的科技產業,甚至傳統產業學習。做到從公司文化、治理、管理,到技術、產品應用、人才體系的全面創新和發展。在市場競爭和較量中實現自己的蛻變。
國內信息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黨中央已經制定了實現城鎮化為基礎的全面小康化的發展目標。這期間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例如,從來沒有那個國家年度監控攝像頭銷量超過1000萬點,而2010年中國做到了。未來十年,國內城鎮人口將增加一倍,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未來十年國內信息化水平也將至少成長一倍,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如若放眼全球,僅以金磚國家,未來十年城市人口和信息化水平的增量就將以數億計數:這部分新增市場空間已經相當于現在國內大屏市場容量的總和。
目標是明確的,市場機遇是巨大的。國內大屏產業正在經臨一個最好的歷史機遇期。未來的十年是國內大屏產業充滿希望的十年,是機遇遠大于挑戰的十年,是全球企業來國內淘金、國內企業到全球淘金的十年,更加是國內民族大屏產業能夠做大做強的關鍵十年。
須彌靜坐風不歇,菩提涅槃會有時:過去十年我們經歷了艱難和困苦,戰勝了挑戰和危機,因此才有今日國內大屏產業的輝煌和發展!
直取云霄平滄海,環球信步應無恙:未來十年我們立足國內、寄望國際,在新的起點、新的高度、新的空間、新的目標上構筑更大的“大屏產業中國夢”!
躬親海內逐小步,聚力天下成亙古:只要我們能夠,堅定理想和信念,堅持奮斗和創新,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順應偉大時代的偉大需求,必然能再接再厲再創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