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家電市場的火爆和混亂的現狀交織,讓許多選購二手家電產品的消費者感受頗深。那么,有沒有一個可以保護消費者購買的二手家電產品的法律可以參考呢?日前,商務部正式發布了《舊電器電子產品流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對舊電器電子產品概念、經營原則、經營者權利與義務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
《辦法》指出,經營者銷售舊電器電子產品時,應當向購買者明示產品質量性能狀況、主要部件維修、翻新等有關情況,嚴禁經營者以翻新產品冒充新產品出售;經營者應當向購買者出具銷售憑證或發票,并應當提供不少于3個月的免費包修服務,交易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舊電器電子產品仍在三包有效期內的,經營者應依法履行三包責任;通過互聯網開展舊電器電子產品收購和銷售活動的,也參照本辦法執行。業內專家指出,《辦法》的發布實施,將對舊家電交易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消費者的利于,也有利于舊家電市場往良好方面發展。
該《辦法》于5月1日起施行,對舊電器電子產品概念、經營原則、經營者權利與義務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辦法》規定,經營者如果違反上述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據原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的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已接近2.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7%。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對于很多流動人口來說,家電產品往往使用的時間并不長,低價的二手家電才是他們的首選。這部分消費者選購家電產品時也還會以價格為第一標準!掇k法》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他們的利益,同時也對二手商販們提出了要求。
經過多年的發展,二手家電交易量呈明顯上升趨勢。但目前整體混亂、毫無規范可言的二手家電市場不僅阻礙了二手家電的交易、流通,同時也成為了家電行業健康發展的絆腳石,如何化解這一矛盾是當下二手家電市場發展的難題之一。
日前商務部發布實施的《辦法》就對舊家電的收購、銷售、售后服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不但有利于市場的有序流通,還能有效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高消費對舊家電消費的積極性。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國家出臺強有力的二手家電市場規范政策,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辦法》的實施,舊家電市場將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不論是二手實體店,還是網上銷售二手家電。今后的交易平臺將會更加規范和嚴謹,在產品上也必然有跟蹤、有售后。二手家電市場在發展成熟后,將會成為家電市場的新興力量,對整個家電市場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