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光電產業權威機構——PIDA的調查顯示,2012年歐債風暴造成全球光電產值衰退1%,估計造成的損失高達4118億美元。不過PIDA也預期,在全球經濟好轉、產業秩序調整、新興市場及新應用增長的多重利好帶動下,2013年起全球光電市場將回復到景氣擴張階段。預計到2015年,全球光電產值將可望恢復到兩位數字的增長。
中國光電產業享政策市場雙利好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關于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無疑成為光電產業發展上的政策強心針。全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孕育期,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都在積極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寬帶中國、重大裝備等工程的不斷深入,光電產業對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戰略意義不斷凸顯,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光電產業的發展。
光電產業是以光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世界公認的戰略型產業之一。作為是21世紀全球最具活力與潛力的產業,光電產業涵蓋光通信、精密光學、光電顯示、LED照明、激光紅外、光伏等各個領域。其中光纖通信、LED、激光加工、新型顯示器件等細分產業都在我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明確提到。這些新興技術與上述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協同發展,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為光電產業發展創造了“新藍海”。
從PIDA的調查數據可以發現,即便市場情況在短時間內出現劇烈震蕩,但從長遠發展看,仍將保持平緩且穩定的態勢。在過去的10年之間,全球光電市場總是以復合年增長率(CAGR) 10%左右的增長率持續增長,如2001至2011年之間全球光電市場的CAGR約10.8%。相信在未來中短期之內,全球光電市場的長時期CAGR仍能維持約10%的有效性增長。巨大持久的市場潛力和朝氣蓬勃的產業發展速度使得光電子產業成為拉動國家或者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
中國光電產業面臨整合
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歷史機遇下,中國光電產業也必將迎來快速的發展時期,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層次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光電子產業鏈,每年9月份在深圳召開的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作為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忠實的反映了光電產業在中國的茁壯成長。
盡管前景美好,但光電產業始終也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楊憲承,在近日召開的CIOE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光電產業雖好,切記不要一哄而上!”他表示,目前部分細分行業,如太陽能光伏、LED照明行業受到產能飽和、競爭激烈、出口受限等影響,陷入低谷,許多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為使行業健康發展,光電產業整合勢在必行。
作為中國LED產業發展的泰斗級人物,深圳市半導體照明發展產業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殿甫也在發布會上表示:“半導體照明產業去年全國總產值近3000億元,其中廣東就占了一半,出口量逆勢增長34%。作為新興產業,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據王殿甫介紹,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LED企業5000多家,僅深圳就有1000多家,行業亟需洗牌,整合重組有效資源,幫助產業健康穩步發展,去年業內知名的三安光電成功重組就是整合資源的最好例子。
不僅企業自身在行動,作為行業重要服務者和展示者的會展行業也邁開了“走出去”的步伐。據介紹,今年的9月4日至7日是CIOE舉辦15周年的重要節點,面對目前光電行業關鍵的轉型發展期,展會組委會從去年開始啟動了“中國光電萬里行”活動,從深圳出發,巡訪國際國內光電產業集聚地,通過形式多樣的落地活動與光電企業共同探討產業發展機遇和商機。楊憲承告訴記者,這次萬里行活動主要目的是調研中國光電產業發展狀況,幫助中國光電企業整合資源,有效合作,借展會多年來創造的平臺優勢“東風”,努力配合中國的光電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