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臺灣媒體報道,鴻海正準備在中國設立更多的大尺寸電視組裝線,初期規劃為10條產線,總施工時間預計為3~6個月,也就是今年第2季末完工投產,以應對下半年市場的需求增長。對此,鴻海發言人邢治平說:“公司各項產線規劃,都會依據客戶及訂單需求進行調整!
報道稱,此項大尺寸電視組裝線擴建計劃是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下達,由鴻海副總裁戴正吳負責督導,并直接向郭臺銘報告進度狀況。鴻海目前大尺寸電視組裝線僅在土城虎躍廠有1條,單日產能約300~350臺,高雄目前仍在規劃中。另外,繼60英寸電視產品后,鴻海也將再推出70寸大尺寸電視,一般預料最快會在今年4月亮相。
有了面板、制造、終端,鴻海唯一缺的就是品牌。此前,它已在北美控股了VIZIO。據群智咨詢的數據,VIZIO去年前三季在全球彩電市場的份額為2.8%,行業排名第十幾位。目前,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彩電市場,VIZIO已經在北美彩電零售市場名列前茅,富士康也想在中國市場有所突破。
除了在臺灣與中華電、凱擘及臺灣大寬帶合作外,鴻,F在又與美國通路品牌廠RadiOShack(睿俠)合作,推出了大尺寸平板電視。在中國部分,鴻海也與Radioshack合作開設通路體驗店,也銷售RadioShack品牌大尺寸電視。
由于中國電視品牌廠包括海爾及創維也陸續向鴻海下單,為因應中國品牌客戶與就近供貨的需求,法人認為,未來深圳龍華廠及山東煙臺廠等地都會是鴻海大尺寸電視主要生產基地。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曾表示,鴻海在中國設立大尺寸電視組裝線,主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基于就近供應,畢竟60英寸電視體積龐大,加上采用夏普10代線面板,不管是面板或是電視本身,運輸都是很大的問題,因此初期的電視組裝線據點還不太過于分散。
不過,吳金榮指出,畢竟電視最后還是要送到客戶手中才算數,因此未來鴻海大尺寸電視產線還是會分布在華北、華中、華南等地,才能達到就近供應的目的,以節省物流時間。
相較于整體電視市場,大尺寸電視的比重并不高,吳金榮認為,鴻,F階段仍是以提升夏普10代線產能利用率為主要目標。拓璞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表示,60寸大尺寸電視要出現大幅度成長,有兩個觀察指標,除了價格之外,另一個就是中國需求。
相關專家分析認為,現在大尺寸電視出貨量還不高,還無法達到經濟規模,等到鴻海出貨逐步放大后,一旦成本降低使得終端售價降到699美元,約20690元臺幣,需求量將出現爆發性成長。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在打通上游面板資源和下游通路之后,鴻海終于擁有了自己的電視整機品牌"睿俠"。雖然睿俠電視市場反應良好,但現在又加碼十代線,推自主品牌,足以看出鴻海進軍電視領域的決心。不過,作為“外包之王”,鴻海隨后可能會和客戶變成競爭關系,如何平衡自主品牌與代工客戶之間的關系是鴻海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