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篇
近年來隨著大屏幕拼接顯示系統規模越做大,系統接入信號源的類型也越來越多,相應的也給拼接大屏幕的處理器增加工作負荷。這對大屏幕顯示系統廠商來說即是挑戰又是機遇,在大屏幕墻技術已經接近極限的時候,如何提升大屏幕處理器的處理速度,快速展示各類信息,合理分配系統負荷,提高系統整體的穩定性能,這將是大屏幕拼接廠家尋求新突破的方向。
支持高分辨率將是拼接墻處理器發展方向
面對越來越大的顯示墻,首先就需要更高的分辨率來匹配,如果處理設備不能夠達到高清輸出,就無法達到高質量的系統要求。現在高清是拼接屏的基本配置,現在常用到的有55英寸、60英寸的大屏拼接,單屏尺寸越來越大,單屏顯示的像素也越來越高,包括投影背投箱體也是如此,拼接處理器如果沒有高清的顯示能力,就完全是對顯示設備的浪費,現在包括創凱、威創、淳中在內的所有處理器廠商的產品都在順應高清潮流。
支持高帶寬和IP化--新時期的要求
高帶寬和IP化,同樣是新時期的要求,隨著LCD液晶拼接顯示系統的普遍應用,讓越來越多的用戶看到了大屏拼接系統的震撼力,相比于背投,LCD視頻墻的實現成本比箱體低廉很多,實現來也對容易,因此,即使是二十多甚至四十多個顯示器組成的大規模視頻墻也不希奇,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信號也越來越多,從幾年前開始,處理設備的PCI總線帶寬就開始顯得捉襟見肘。近幾年的處理器產品,很大一個特點就是加大了總線帶寬。
另外,面對信號源的IP化,很多處理器產品也都開始支持IP流媒體。據淳中視訊技術部經理王家祥介紹,“現在網絡攝像頭的應用越來越多,雖然IP的占有率還沒有真正鋪開,但我們相信這一定是未來一個方向。”因此淳中在隨后推出的處理器里都增加了對網絡IP輸入的支持。
分布式圖像控制系統為海量信息處理而生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業內不斷追求顯示視訊顯示技術的新突破。伴隨著屏幕拼接技術而產生的集中式控制器,存在“不夠靈活,穩定性差、系統擴展難”等局限性面對系統規模的急劇擴張顯得相襟見肘。為順應新的市場需求,分布式控制系統應運而生,因具有較好的靈活性、擴展性好,易操作、易維護、信號輸出質量高且節能環保的特點在近兩年里發展較快,從今年的INFOCOMM展會就可見一斑,分布式控制器在拼接控制器行業的擁護度明顯上升。
所謂網絡化分布式圖像控制系統,是以IP網絡作為信號傳輸的通道,采用實時影像處理技術,把各種視頻信號源(包括RGB信號,視頻信號,高清視頻,音頻信號等)進行壓縮編碼,把數據打包成能夠在以太網上傳輸的IP碼流,顯示端接收各種信號碼流并實時解碼還原成圖像進行顯示。
采用分布式處理技術不但滿足接入與實時顯示大數據量、多個信號源的需求,同時實現了不同大屏幕拼接系統間的信息共享,無論系統間距離多遠,均可實現將信息顯示擴展為跨地區顯示。它為實現海量高性能的信號接入處理和大規模的信號顯示,提供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搭載時代新技術,大屏控制技術顯實大跨躍
在當今企業,分布全球的24小時全天候協同工作成為越來越普遍的部門需求,而其中多方信息共享對于有效的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控制室和運營中心,領導者在大屏幕前集中觀察并處理信息并提供決策依據。但是大多數機構的成員很難處于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如何克服地理和時間上的限制而使所有成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協同合作,成為未來顯示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今年的INFOCOMM展,大屏控制處理設備打破大屏顯示系統的光環從幕后亮相在人們的眼前,被廣受關注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能結合“云計算”、“物聯網技術”。
大屏處理技術可以與云計算、物聯網技術融合。云計算相當于大腦,物聯網相當于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四肢等等,而拼接控制器則將這些有機地拼接成一體,構成一個新的平臺,所有的運算都在大腦里進行,將眼睛、嘴巴、耳朵等搜集到的信息進行計算和整理,根據應用場合和客戶需求,將資源最大化應用,既避免了集中式控制系統的低可靠性和有限運算能力的缺陷,又避免傳統分布式控制的資源浪費,比如某一路在不工作狀態時,傳統的分布式系統對于該路的控制器就是一種浪費,而云技術的控制則不同,可以根據情況,靈活分配。
除此之外,拼接控制器還可結合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實現每個節點的地址查詢及顯示,共享軟硬件資源和信息資源,并可以按需提供到顯示平臺和其他設備上,可以擴展多種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