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事件加速日本彩電品牌衰退
近日,由于日本政府悍然宣布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在各地引發了許多中國民眾的強烈憤慨和抵制日貨的抗議行動。各地的平板電視賣場也受此影響,銷售量大幅下滑。
中國民眾的街頭抗議行動無疑使日本企業本已難看的經營業績雪上加霜。其近年來連續遭受金融危機、日元升值、日本地震等多重打擊,尤其是家電產業的日本企業,接連曝出巨額虧損,遭遇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崛起之后罕見的集體性困局。而作為全球市場中少有的亮色,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日企必須爭取的救命稻草。但是,現今不確定的政治局勢給寄望于在中國市場取得進一步突破的日企投下了巨大的陰影。
廣州國美8月彩電銷售數據顯示,三星同比增長了30%,索尼彩電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夏普、松下、東芝銷售則出現下滑。其中,松下、東芝下滑接近50%,呈全面收縮狀態。反觀國產彩電則出現大幅增長,普遍增長幅度在20%左右。8月彩電品牌銷售三甲,也由以前的三星、夏普、索尼,改成了三星、創維、TCL。
夏普最新發布聲明,公司計劃將管理層年薪下調10%,并打算在全公司范圍實施降薪,以節省1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38億元)的開支。來自中怡康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夏普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出現39.32%、25.12%下滑,跌幅超過整個中國彩電市場的下行速度。
“夏普在跌,東芝、索尼跌得更慘,差不多有50%。以三星為代表的韓系和國產品牌搶占了日系份額。”某知名賣場負責人表示。
日本品牌在中國彩電市場的影響較大,但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呈現衰退趨勢,市場份額逐漸被韓國企業搶奪。據稱,在中國彩電市場,日本品牌的市場份額已逐步被中國企業侵占,這次全國抗日情緒對日本品牌彩電銷售將產生負面影響,必然加速日本品牌市場份額下降趨勢。
但筆者提醒大家,國慶節及四季度彩電銷售旺季將近,利好中國品牌,同時也需防范日本彩電品牌面臨銷售不景氣時可能采取價格戰,打壓中國彩電品牌的利潤空間。假設民眾對日不滿情緒持續下去,對日系家電銷售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表面看來,中國的相關企業將從中獲益,尤其是在國慶黃金周即將到來之際。但現實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旦日企市場遇挫,其可能集體以價格戰促銷,中國家電企業面臨“應戰則損失利潤,不應戰則丟失市場”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