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的“智能風”越吹越烈。
大到空調、彩電、冰箱,小到吹風機、加濕器、電風扇,無不標榜“智能化”。
記者獲悉,作為我國制定的第一個智能家電行業統一標準,《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并沒有像之前坊間盛傳的那樣在7月1日施行,而是將正式開始實施的時間改在了今年的9月1日。
下個月起,家電將評定“智商”等級。不過,有關專家表示,標準出臺只是參考,購買家電產品還是要考慮實用性。
智能成家電產品必備標簽
智能云電視、智能煲、智能除濕、智能控溫護發……8月8日,記者走訪芙蓉中路某家電賣場發現,不論是電視機,還是除濕機、吹風機、電飯煲,無一不貼上“智能”標簽。
在某品牌的展示區,記者看到,一款智能吹風機售價1099元,而同品牌的普通吹風機價格只要幾十元。
該品牌銷售代表向記者推薦該款吹風機的強大功能:“全新精準智能感應系統,全方位探測頭發溫度,頭發過熱便自動調整風熱,還有護發冷風功能、6檔風力、陶瓷技術……”記者粗略數了下,該款吹風機的功能多達11個。
在家電賣場中,類似的智能產品比比皆是。智能冰箱讓人們可以通過冰箱上的液晶顯示屏觀看視頻資料,還可以一邊上網查菜譜一邊做菜;智能空調能根據家人數量及室內溫度自動調節……
技術通則將有效規范市場
鋪天蓋地的智能化宣傳讓眾多消費者都是一頭霧水。
為了更好地規范智能家電市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1年12月5日批準發布了國家標準GB/T28219-2011《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該標準將于2012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中,首次對智能家電給出了明確定義:采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并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電器,必須具有消費者可感知的具體智能特性內容。而類似簡單增加上網、3D功能的彩電肯定無法號稱智能電視。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微博上表示,一直以來,智能家電未有完整的規范及判定標準,導致該市場混亂不堪,魚目混珠、渾水摸魚者不計其數。而如今智能家電標準的實施,將有效規范市場,推動智能家電的發展。
多數智能功能消費者用不上
長沙市民劉女士此前在賣場花3999元購買一臺智能電飯煲,但除了做飯外,其他功能基本沒用過!罢Z音控制功能剛買回來那會試了一下,后面基本也用不上了;ㄔ谥悄苌系腻X打水漂了。”
相關專家表示,智能產品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功利了,很多人購買和使用它們是為了炫耀地位。同時,他提醒:“標準只是個參考,因為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很難有明確界定,每一級標準的浮動空間可能很大。因此,消費者購買智能家電時還是應該考慮產品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