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彩電時代的競爭是紛繁多樣的:軟件、應用、內容、服務、OS、網絡通信等等,這些都是傳統彩電市場不可能遇到的新機遇。但是,對于彩電企業的發展,卻不可犯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錯誤。
在國內平板市場早起的多媒體電視上,有些彩電品牌自建點播平臺、尤其品牌自己開發OS、有些品牌更是進入應用軟件開發市場。當時,數年過去這些方面的努力,除了積累了一定的研發力量,卻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效益。為什么如此呢?因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非常的不專業:無論是服務、內容、軟件,彩電企業都是外行人。
在智能彩電市場,彩電企業可謂面臨著完全不同的競爭格局:復雜的生態結構、利益多元化、企業間的競爭合作變化更為頻繁。面對這樣的局面,彩電企業更需要有一種“上善若水”的淡定,需要一種向原點、原始競爭回歸的智慧。
作為傳統硬件平臺制造商,彩電企業的優勢依然集中在硬件的設計、制造、流通、銷售和售后維護上。擁有一個較大的市場份額、市場品牌產品保有基數,也是能夠吸引專業的內容服務、軟件廠商予以合作的關鍵。內容企業靠應用次數賺錢,軟件企業靠安裝次數存貨,智能電視硬件企業能不能再應用方面分得一定收益,取決于能不能擁有足夠多的用戶數量,吸引更多的服務商和開發者進行合作。
因此,智能電視利益產生方式的多元化和市場競爭的復雜化,并沒有改變彩電企業靠規模生存的狀況,反而越發的強調大者恒大。
事實上,當消費者的關注角度也隨著智能電視真實應用的普及發展而發生改變的時候。彩電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壓力還將增大。第一,智能電視時代,消費者購買電視會更關注電視的配置信息:像PC市場關心基本的參數和部件一樣的情況在彩電市場的出現,使得彩電企業必須更重視硬件方面的研發設計能力。第二,智能電視時代消費者也會更關注產品的應用。對應用和硬件參數的關注,客觀上是削弱了消費者對品牌自身的關注精力比例。消費者對產品的關心的角度和方式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市場規模大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此外,智能電視時代還會出現硬件透明化選購的趨勢。就如同現在的智能手機或者PC市場所表現出來的IT和半導體規律那樣,智能電視時代的消費選購消費者的理性層面的東西會顯著增多,在選購過程中受到賣場銷售員左右的成分降低。市場透明化也被認為是會促進市場份額集中化的力量。
種種理論表明,智能電視市場的發展,雖然意味著應用方式的多元化,但是卻另一個方向意味著產品硬件和市場份額的單一化進程。就如同智能電視的定義那樣:多元化的應用是建立在標準硬件和基礎OS平臺之下的自由,智能電視對彩電市場的整合作用會明顯大于分化作用。智能時代彩電品牌企業受益可以多元化,但卻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享有多元化的收益。只有那些處于產業頂尖位置、市場份額極大的企業才可以從應用服務中獲得更大的收益。而收益的增加將有助進一步鞏固這些企業已經獲得的市場優勢地位。
智能電視市場,彩電產業實際上面臨的是一個競爭格局重塑的原點: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是基礎;生態鏈是關鍵;能提供標準化的大規模的整合性平臺的意義,將大于任何的差異性創新——雖然差異創新依然是市場的焦點之一。這樣的規律不僅適用于彩電行業的傳統參與者,也適用于聯想或者蘋果這類新軍。
總結:
2012年高速增加的智能彩電銷量,雖然并沒有意味著智能應用就此普及,但是卻為明天智能應用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以客廳和TV為中心的,嶄新的網絡和智能技術下的娛樂市場的大門即將開啟。這里面擁有無數新奇的財富機遇,當然也擁有著未知的困難和風險。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彩電品牌誰能做的更好、活的更好、誰會就此消亡;以及那些新軍們是否能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