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調控,讓彩電行業跟著受牽連,彩電國內銷售量大幅降低。彩電行業國內市場今年難以延續過去的高增長態勢,國內企業紛紛將海外市場作為增長點。而令行業樂觀的因素在于,由于3D電視、智能電視等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占比提升,行業整體毛利率有望提升。
上半年內銷小幅下滑
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液晶電視銷售量為242萬臺,同比增長2%,而上半年國內液晶電視銷售量為1789.6萬臺,同比減少4.9萬臺,增長呈停滯態勢。
據了解,自從2007年以來,雖然我國彩電年產量從0.9億臺增加至1.1億臺,但是國內彩電市場銷售量卻沒有出現大幅增長,一直在4000萬臺至4500萬臺之間波動。2011年4491萬臺的內銷量是近五年來最高的,但是也僅比2007年高出272萬臺。
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就在于,我國彩電消費市場70%的需求來自于產品的更新換代,從傳統CRT到液晶,從普通電視到3D、智能電視等。但是,這種升級換代需求容易受到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
而過去幾年來,國家一系列政策則促進了產品的升級換代。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彩電行業產品升級換代速度加快,市場需求短時間內也被充分激活。但是,隨著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應遞減,以及國內市場需求的透支,今年以來實施的節能惠民政策,其效應已不及過往的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政策。
因此,綜合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白色家電上半年的市場表現,預計全年液晶電視內銷量零增長將是大概率事件。
出口成亮點
在日系彩電廠商逐步退出電視制造領域,以及歐美連鎖零售商直接向國內制造商采購的大背景下,出口市場成為今年彩電行業的增長點。6月液晶電視出口量為459萬臺,同比增長4%;上半年累計出口量為2485萬臺,同比增長11%。
業內人士認為,2008年以來,液晶電視出口量連續4年增長,今年液晶電視出口量有望繼續維持增長態勢,增速則有可能超過2011年的4.8%。
而對于彩電企業而言,由于產品結構的調整,如3D電視、智能電視銷售占比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1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從2010年的704萬臺增長到2518萬臺,增長率為257%,2012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有望達到5284萬臺,增長率為109%;預計到2014年,智能電視滲透率將達到44%,2011年至2014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
而中國市場,根據數據,2011年中國智能電視的市場容量只有524萬臺,2012年需求量將超過1800萬臺,增長2.5倍以上,超過3D電視的市場份額,成為彩電市場的主流品種。據預測,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有望在2015年超過1.3億臺,約占平板電視數量的一半。
海信集團總裁于淑珉認為,傳統電視產業的變革對企業意味著機會,而對中國企業更多地意味著挑戰。“電視企業傳承了制造業的‘基因',我們所擅長的是硬件,諸如電路板、工藝、制造、供應鏈等,對于軟件、互聯網和內容服務理解尚淺。”
3D電視的快速普及將有助于國內彩電企業產品毛利率水平的提高。分尺寸來看,各家公司32英寸液晶電視的毛利率最為接近,而40英寸LED3D電視的毛利率則達到30%左右,這部分產品是當前國內電視的主流。3D滲透率的提高,將提升彩電企業的毛利率水平。
創維集團楊東文稱,2012財年創維依然將LED液晶、智能電視、不閃式3D電視作為拓展的重點。為了推廣上述高附加值產品,公司在年初完成了CCFL等庫存的清理。在海外市場,創維2011年平板電視出貨量大幅上升至125.5%,全年出貨量超出預期目標23萬臺。創維2011年開始以自有品牌進軍海外市場,在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成立銷售辦事處,2012財年還投入2.46億港元,成立海外銷售處。業內人士表示,除加快海外布局外,彩電企業加快技術升級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