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戲、聊QQ、看新聞 、收發郵件……當PC、手機和平板電腦也在大面積智能化的情況下,電視也進入IT巨頭的法眼。在島城各大廠商推出的新品當中,智能電視產品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大有“無電視不智能”的勢頭。雖然功能繁多,但也不免讓人疑惑,在使用時真能實現“智能”嗎?近來,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實際效果不如宣傳的好”應用不足、創新不夠、操作不便、速度太慢都成為智能電視的常見問題。
消費者說智能電視玩游戲有點難
“想玩很多游戲,但是很多程序沒法下載,因為電視不支持,所以基本不怎么用智能。”已購買創維智能云電視兩個多月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想下載一個水果忍者的游戲,發現電視不支持,找了找其他游戲,才發現智能電視支持的游戲太少了。”青島一家負責手機程序開發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以“切水果”游戲為例,手機、平板上沒問題,但是在電視上怎么切?用遙控器來切不累嗎?“移動終端程序應用往智能電視上過渡,仍然缺乏必要的研發時間和創新研發資金,但廠家不怎么在創新上投入資金,只是以智能為噱頭銷售產品。”
購買了TCL智能電視的李女士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我的智能電視只能上網看網頁,那還不如用電腦呢。”李女士告訴記者,如果要上網,遙控器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如果用鼠標和鍵盤,還得另外配無線鼠標和鍵盤。
此外,由于智能電視附帶的功能繁多,在使用上就容易出現內存不足,表現在上網或者觀看高清電影時,經常會出現死機、卡機現象。購買了TCL智能電視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我正看著電視呢,就一下子出現網絡信號丟失之類的字樣,電視直接黑屏。”李先生同時告訴記者,這并不是個別現象,“我朋友用的創維的智能電視,也經常會死機。尤其是進入系統后,退出較快就會死機,定在一個畫面不動,除非斷電。有時候上網特別卡,速度很慢,也容易死機。”
業內分析缺乏創新,智能成為概念
至于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為何會出現程序不能用、電視死機現象,深圳一家開發Android智能電視解決方案的負責人指出:“手機、平板與電視操作場景變了。原生Android應用無法用到電視上,最簡單的例子是,進入Android系統要滑動解鎖,電視如何滑動呢?問題就在那里。”
山東科技大學信息技術中心的李老師指出,隨著OTT、3D電視、數字電視等概念的不斷推出,消費者并不會像業內人士一般逐一區分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等概念的區別,他們所認可的僅僅是兩者之間的服務差別,但是縱觀整個電視行業的發展現狀,幾乎沒有稱得上飛躍的顯示技術,如同社交電視的PC式微博運營方式,智能電視的新品技術主要還是集中在“軟件升級”的層面上,以做軟件的模式來做電視,其結果必然會將電視做成一臺個人電腦,使得智能電視在還沒落下襁褓之時就與經過長久歲月積累的電腦應用形成競爭關系,勝敗關系顯而易見 ,這或許也就是智能電視9成以上用戶為什么不使用智能應用的原因。而在視頻體驗上,當互聯網電視與智能電視的服務沒有差異化和實際的視頻體驗差別,誰還會花大價錢去購買價格不菲的智能電視機。
市場調查“智能標簽”成抬價手段
在了解使用情況后,記者實地探訪了國美、大潤發等創維、TCL等智能電視賣場,發現目前智能電視的售價與普遍產品相比高出很多。例如:42寸的智能電視價格在5000元左右,但是非智能的產品也就3000元左右。32英寸的智能電視一般在3000元左右,非智能的則只要2000元左右。記者發現,不少廠家但凡貼上“智能”標簽二字的電視,價格都會比同尺寸電視貴1000元~2000元。
而實際上,賣場上商家標明的“智能電視”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智能電視。2012年7月,國家發布了《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明確指出,“電智能特性是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電的控制系統所具有的類似人的智能行為,如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診斷、自推理、自組織和自校正。”根據這樣的標準,簡單增加上網、3D功能的彩電肯定無法再號稱智能電視。
一位不愿具名的商場負責人表示:“電視機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價格日益激烈,因此廠家急需新的概念去推動市場,但各種條件未成熟,加上高昂的價格將使其難以短期普及,所以就會降低價格,做出各種優惠促銷活動。”價格優惠了,智能就不一定是真的智能了。創維曾在近期做了“0利潤倉儲直銷”活動,低價銷售智能電視。但是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曾指出,“開發一款高性能的產品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但基于目前智能電視的市場還不太樂觀的考慮,廠家都不舍得大規模投入,智能電視就像是一個概念在裸奔。”
智能電視是未來電視發展的主要趨勢,島城的傳統電視行業也正經歷著一次新的模式和產品變革,真正的智能電視,應該具備能從網絡、AV設備、PC等多種渠道獲得節目內容,通過簡易操作將消費者最需要的內容在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現。但要購買真正的智能電視,而不是“偽智能”,專家表示,這需要消費者擦亮眼睛,貨比三家,仔細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