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深入實施“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總體戰略的大背景下,長虹作為四川代表性企業,積極圍繞四川城市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抓住機遇,主動融入四川未來發展版圖,并創新性服務“兩化”建設。
信息化反哺新型工業化
“兩化”互動,關鍵在“新型”。長虹選擇的路徑是,以信息化反哺新型工業化。
近年來,長虹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圍繞工業產業規劃,全力打造了從前端核心部件到終端整機制造的一體化產業鏈,并應用自身成熟的信息化技術,將先進的高科技管理融入到其大產業、大工業發展時代。作為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首批12家信息系統外包服務試點企業之一,長虹開展大規模信息化建設已經有10年之久。目前,其制造業信息系統已涵蓋產品研發設計、生產管理、市場銷售、原材料采購、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信用管理、決策支持等公司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并與海關、銀行、供應商、經銷商、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開展了信息系統的協同和集成。
密織的信息化網絡為長虹走“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高端切入、開放合作、加速推進”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日趨成熟,長虹通過IT服務外包模式推廣,走出了一條信息化服務的外向型發展之路。目前,中國大量不具備IT投資能力的中小企業享受著長虹高水平的IT服務,引入其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管理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長虹已成為瀘州老窖、五糧液以及綿陽等一大批四川中小型企業的信息化服務提供商。長虹信息化的能力不但提升了自身的工業化水平,同時,在服務于川企中,長虹通過高技術、低碳、規模化等對本土企業進行信息化平臺的搭建與合作,戰略性幫助四川企業管理水平朝著標準化、自動化、流程化演進。“通過信息化建設,瀘州老窖對企業的品牌營銷、產品推廣、資金物流等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促進了銷售業務的提升,使企業近年來保持了年均40%的快速增長。”瀘州老窖公司負責人認為,信息化為傳統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競爭優勢。由此,長虹正在成為推動四川整體新型工業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并輻射城鎮化建設。
工業化資源促進新型城鎮化
“產城一體、產城相融”的新型工業化思路,令長虹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中獨樹一幟。在綿陽,1998年高新區還是大片農田,到如今,長虹總部在高新區,主要廠區也在高新區,在長虹的帶動下,高新區已完全由農村發展成了城市一隅。企業工業化規模加速推進了區域城鎮化。同樣,長虹的規模化工業帶動了綿陽高水平城鎮化發展、綿陽經開區城鎮化發展,成為綿陽工業化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如今,長虹工業化建設已全面滲透到綿陽以外地區,如在成都、宜賓及廣元等相繼建立大型工業園,投資項目超過15個,帶動當地就業人口超萬人。由此,相關經濟學家認為,依托大企業帶動地方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效應正在加快。
另一方面,在服務“兩化”建設中,長虹圍繞自身的技術實力、市場渠道等工業企業資源,不斷加強家電產品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普及,提升了城鎮化的水平。以家電下鄉為契機,從組織保證、設計研發、生產計劃、貨源配送、渠道梳理、網點篩選、售后服務等各方面統籌兼顧,為廣大農村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感受。
抓住“兩化”互動戰略機遇
當前,已經嘗到“兩化”互動甜頭的長虹,正全力推進企業制造業升級、服務業轉型和全球化發展。
2007年以來,長虹已累計完成產值超過2280億元,銷售額達到1859億元。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國有企業在優化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骨干作用,積極研究各級政府的相關產業政策,投資產業園建設和國家、地方重大產業項目,以園區建設、產業鏈延伸等來深入帶動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另一方面,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市場優勢,繼續開發適合新時期新型城鎮化居民使用的各類產品,包括彩電、冰箱(冷柜)、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太陽能和儲電式)和手機等,不斷提升公司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水平,讓城鎮居民實實在在享受到長虹產品的優質品質和良好服務,服務四川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將積極研究,搶抓國家、省等各級政府出臺的城鎮化相關政策機遇,如保障房建設中的家電產品配套政策等,在做大做強自身的同時,為總體戰略實施作出持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