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部《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開始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智能電視有了統一標準和規范,智能電視未來發展將以“智”定天下,智能化技術越高,其獲勝幾率越大。智能電視之所以“智”能是因為其借助了IT行業的血統,讓電視變得聰明起來,而且依照智能電視的發展趨勢來看,傳統彩電廠商會利用這種血統讓自己的產品不斷升級,上升到另一種高度。
如果說2011年各大廠商推出的“智能3D”電視,其重點還在推“3D”概念的話,那么2012年就已經進入了名副其實的“智能電視”年。據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2012年新上市機型數量已經達到53款,主要集中在大尺寸及高端產品。奧維咨詢(AVC)預計2012年智能電視的零售規模為1134萬臺,占平板電視零售規模的27.6%。智能電視搶占傳統電視份額已經是大勢所趨。
智能家電時代,傳統彩電廠商不僅要擁有過硬的質量,而且也要在“智”上下功夫。智能電視與傳統電視不同,就像智能手機和普通手機一樣,有相同之處,但又有不同點。智能電視采用了IT血統,將互聯網和電視連接起來,為消費者提供無限的內容和服務,還能為消費者提供完整的互聯網體驗,像電腦一樣可以進行網上沖浪、搜索節目、下載軟件和網上購物等活動。
有著PC血統的智能電視打破了平板電視只能看電視的局限,以往的彩電企業在競爭中主要比拼的是硬件和性能,而現在的電視比拼的重點不再單單是硬件,而且還會在軟實力,也就是IT企業最熟悉的軟件應用進行比較。智能電視擁有獨立的芯片、開放式的平臺、內存、存儲設備,如果你不仔細閱覽電視配套的說明書,但從外部硬件是難以看出產品是否是智能電視的。彩電產品的這一變化幾乎改變了整個彩電市場的格局。
雖然智能電視的興起時間并不長,但是其發展勢頭卻很迅猛。在“三網融合”的大力推動下,家電廠商分別參考PC和手機智能化的道路,在探索中成長。就目前來看,我國發展的較好的智能電視企業有很多,像康佳、長虹、海信、創維和TCL等企業,且這些企業的彩電產品已經占據了我國大部分的智能電視市場,但國外企業如日系索尼、夏普,韓企LG和三星等也紛紛投身智能市場,甚至連IT行業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要進來分一杯羹。不難看出,智能電視市場將會有一場激烈的份額搶奪戰,有競爭才有發展、創新,相信在實踐的考驗下智能市場將會發展的越來越規;a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