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是家電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智能電視突破傳統彩電發展瓶頸,不僅成為彩電廠商眼中的香餑餑,而且還獲得IT巨頭們的熱情關注。蘋果早在喬布斯時代就已經計劃生產蘋果電視,但至今蘋果TV都沒有出現。我國IT名企聯想在今年5月高調推出首款智能電視產品K91。這款智能電視內置了全球首款專為電視而打造的Android4.0智能操作系統,是業界首款雙核1.5G智能處理器的電視。雖然聯想快于蘋果提早布局智能電視,盡管聯想已經跨入傳統彩電市場,但其銷售不濟還是落了一身的尷尬。
從開始發布到現在居高不下的售價,聯想智能電視定位高端的戰略謀劃初見端倪。在價格方面,據投影時代網了解,聯想智能電視的售價相比傳統彩電品牌同尺寸產品價格要昂貴很多。聯想智能電視最便宜的要6500元左右,最貴的則達到了15000元左右,比相同性能的外資品牌高出千元。在宣傳和銷售推推廣方面,聯想也僅在優酷、百度等網站投放了有限的廣告。選擇了點擊量較高的京東商城進行產品銷售,可截止至今,聯想電視的成單率為0,相較于傳統彩電銷售火爆的情況,它僅有幾個網友進行了留言討論。
聯想智能電視價格高是有目共睹的,現在它最便宜的智能電視也要6000元左右,這種規格的產品,外國品牌的售價約為5000元左右,而本土彩電的售價僅在4000元左右,對消費者而言,聯想電視的售價非常的不接地氣。從京東商城里網友的留言可以看到,他們認為聯想的定位,價格都有問題,“電腦接上電視好像比這個還強大啊,為什么要買它呢?”“列的幾點特色、功能很一般啊,好像沒有讓人心動啊”。
對于聯想智能電視,專家劉步塵也曾表示;他認為這一方面是聯想對自己的品牌過于自信,希望有較高的品牌溢價;另一方面是成本偏高。聯想作為新入者,在產業鏈與采購方面并無議價優勢,也沒有規模優勢,單臺成本自然比其他企業高。
據了解,彩電的主要銷售渠道有二,一是企業自己的專賣店,二是家電大連鎖店。聯想目前在全國蘇寧和國美的家電連鎖賣場中總共只有幾十個店面,并未大規模進入大連鎖體系。聯想稱沒有其他品牌撤走騰出“位置”。對此劉步塵表示,大連鎖非常歡迎強勢品牌入駐,如果不樂意,說明對該產品銷量不抱樂觀態度。
從目前來看除了價格和渠道,聯想智能電視還受諸多因素的制約。首先,它在宣傳力度上就做的不到位。消費者都知道聯想做電腦和手機,但沒多少人知道聯想還賣電視機。其次,面對傳統彩電廠商,聯想電視的品牌競爭力就顯得單薄多了。雖然實現了1080P的高清顯示,內置安卓4.0系統,支持多平互動,能夠進行升級,但聯想并非首家,之前就有彩電企業做到了。影響至深的還是聯想對產品戰略把握不夠。眾所周知,智能電視是聯想“PC+戰略”的組成部分,相關專家認為,這意味著聯想對智能電視的理解只是一個大型號PC機,擺脫不了PC的痕跡。
據市場調研機構中怡康公司不久前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智能電視市場自2011年5月起開始實現快速增長,至2012年4月已取得整體電視機銷量中約30%的市場份額,而去年同期份額僅為9%。其中國產品牌在智能電視市場上的占比達到八成以上。不久蘋果智能電視也將來臨,在這種趨勢下,聯想電視如果不改善渠道短板,調整價格,從新把脈彩電市場,那么它的產品將在競爭激烈的彩電市場中如曇花一現,不久就被消費者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