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PC等信息終端的普及,以及三網融合尤其是云應用的完善,為智能電視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在經過了一年多的上市銷售后,智能電視產業逐步邁向成熟,產品滲透率迅速增長。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智能電視產品滲透率已達20%,預計今年底將突破30%,銷量將超過800萬臺。
智能新標準將增加七要素
目前,國產彩電在智能電視的附加功能上拉開技術戰線。海信提出智能就是簡單,注重顧客體驗才能推動智能電視快速普及的觀點。TCL全面啟動云戰略,利用云計算的強大功能,成功將教育服務功能植入電視中。康佳的智能電視新品中與金山快盤,聯手共同打造的云安全,給消費者的在線支付提供了安全保障,此外,創維云健康功能也引發了消費者的關注,云健康功能可為全家量身定制專業的健康計劃。由此可見,智能電視承載了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與創新功能,而現有的智能電視產品智商評價標準,已不能全面衡量智能電視技術水平。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劉志剛對記者表示,從2011年4月份至今,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依據《彩色電視機信息化指數評測通用規范》共對海信、長虹、TCL、LG、夏普等中外8家主流彩電廠商的近百個型號的智能電視進行了檢測,其中有18個型號的電視產品的智能水平達到“產品智商”五星級。
今年以來,各彩電企業的智能電視的技術水準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現有的評價標準已不能完全滿足于逐步提升的智能電視評價要求,所以,消費電子產品信息化推進委員會將會對智能電視產品智商評價標準進行升級和補充,在產品的信息化裝備水平、功能用途、易用性、專家系統等要素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自主性、獨立性、適應性、學習能力、個性化服務能力、可干預(聽話)性和協同能力等七大要素。這七大新增要素主要反映的是智能云電視的發展情況,也是智能云電視發展的趨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