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的火爆,智能電視也開始加速走紅。目前市場上除了康佳、TCL、海信等傳統廠商全面力推智能電視之外,聯想、蘋果、微軟等眾多IT品牌也紛紛“跨界”,力推智能電視,欲想從中分一杯羹。
在IT品牌中,聯想在智能電視領域無疑是表現最為積極的。據悉,早在2008年就已經開始了智能電視的技術積累,而近期聯想又率先發布了四款智能電視產品,分別是55英寸屏幕的K91、K81,42英寸屏幕的 K81、K71,備受很多人的關注。
而隨著聯想智能電視的上市,在業界也產生了眾多質疑。首先,作為PC廠商進入電視市場,面臨的就是傳統電視廠商的競爭。例如品牌認知度、規模及價格。至少從現在看,傳統的PC廠商并不占優勢,從這點看,PC廠商進入電視領域確實有冒進的味道。
與此同時,雖然聯想智能電視功能包括3D 顯示、語音操作、豐富的影視劇資源、體感游戲、智能應用、多屏互動等等,但表面看上去與海信、TCL、三星等電視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并無明顯區別。而在五一小長假的試銷中,定價比市場上同類屏幕大小的產品高出三成左右,其高出傳統廠商近一倍的定價也讓聯想智能電視備受爭議。
此外,聯想智能電視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缺陷。譬如遙控器的操作性方面、語言輸入方面已經體感游戲方面等等,尤其是在語言輸入方面,聯想智能電視沒有語音控制,只有語音輸入。消費者在實際應用中,語音控制比語音輸入有意義得多。以聯想智能電視現在的水準,用戶需要尋找一部影片的步驟相當繁瑣:打開相應的程序或瀏覽器界面,輸入語音(可能還要修改一兩個字),點確定搜索,點搜索到的片子。整個過程繁瑣,如果再聯想到前面說的操控問題,這種使用體驗相信普通用戶是難以接受的。
由此,筆者認為,短時間來看,聯想的智能電視尚不成氣候,如果沒有持續的更新和投入,還不至于威脅到傳統彩電廠商。而對于國內彩電品牌而言,練好內功不斷提升,以不變應萬變,才是長期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