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文章之前——“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后,由于環境陌生,便四處游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沖右突,四處躲避,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歡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小析平板電視界“鯰魚效應”
在平板電視進入中國之初,主要市場由外國品牌占據,但2007年以來,國內主要廠商在該行業中逐漸站穩腳跟,并開始占據市場主流。2009年,我國平板電視市場中,國內品牌的占有率達到70%,并且開始獲得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而在此時平板電視整體技術方面LED背光源開始代替CCFL燈光背光液晶電視,IPS硬屏代替普通液晶軟屏。但是由于技術落后,從2007年開始到2010年,國內平板電視一直在跟隨國外的腳步,始終處于安逸的狀態,沒有破陳出新的舉動,而從2011年開始,國內平板電視市場開始覺醒,智能電視,云電視,新動作頻出,自此,中國的平板電視業開始邁入自主創新的正軌。
鯰魚——聯想智能電視
5月8日, 聯想集團在京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電視。聯想此次推出的K系列智能電視共有四款,分別是55英寸屏幕的 K91、 K81,42英寸屏幕的 K81、K71,價位從14999元到6499元不等。在這里聯想就好比是故事中的“鯰魚”,雖然之前已經有清華同方、宏基的慘痛教訓,但聯想還是義無返顧走上電視這條道路。
對于聯想涉足電視業,社會各界褒貶不一,而在筆者看來,聯想想在平板電視界大展拳腳,路程還很艱難,一是聯想在彩電行業的品牌積累是零,能吸引多少消費者購買其電視產品,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二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聯想智能電視到底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如果聯想電視與TCL、海信等品牌的電視并無本質性區別,那么,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彩電市場分一杯羹,是相當困難的。
拋去聯想智能電視未來的發展趨勢不談,聯想涉足電視領域,對于國內其他傳統品牌彩電而言就像是在平靜的水面擲下一顆炸彈,炮捻一旦拉響,對于自身的沖擊和威脅不可想象,這就促使,傳統的電視廠商不得不自主創新,居安思危。如果結果真是這樣,那么不管聯想智能電視成功與否,這條“鯰魚”在我國的平板電視市場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沙丁魚——國內傳統電視廠商
故事中的沙丁魚在鯰魚沒到來之前,一直是慵懶安逸的,而在遇到鯰魚的威脅之后,它們不得不令自己提高12萬分的警惕,而也正因為如此它們自己才不會因缺氧而死。我們國內的傳統電視廠商正是沙丁魚的真實寫照。
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貿易大國,而身在如此良地的國內傳統廠商卻不知利用自己本土的優勢,以至于國內平板電視市場一直都是外資品牌獨大。依靠國外顯示技術,活在當下,這就是前幾年國內平板電視廠商的影射。
但是近幾年,大家都明顯感覺到國內電視廠商開始動作頻頻,眼前的云電視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云電視目前來看,宣傳過大技術不足,但是畢竟是國內廠商推陳出新的產品,隨著聯想,蘋果的不斷涉足,相信,國內傳統彩電廠商這些“沙丁魚”該向以前安逸的日子告別了,中國幾千年留下的規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國內傳統彩電廠商不會不明白。
漁夫——消費者
不管聯想智能電視成功與否,國內傳統彩電廠商安逸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是肯定的了,而這種結果最終的受益者還是咱們消費者,在平板電視市場這場“鯰魚”與“沙丁魚”大戰中,消費者是“漁夫”,再直白點說就是一群看客。
聯想智能電視這條“鯰魚”就算最后取得了成功,但也不會成為平板電視市場的主流,畢竟如此昂貴的價格,這不是國內大多數家庭能消費的起的,之所以現在它能引起這樣的轟動,筆者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抱著看客的態度而來,前面是清華同方,宏基的前車之鑒,后面還有蘋果追趕,聯想智能電視的歸宿成為眾看客的主要關心點。而其他國內傳統電視廠商必定開始“自救”,推陳出新,而咱們消費者就等著盡收“漁翁之利”吧。
從聯想目前在市場上推出的智能電視產品來看,并不存在技術和硬件上的優勢,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的缺乏,也制約了聯想的智能電視在市場上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聯想加入彩電陣營之中,能否成功?勝算把握有多大?目前難以預測,持觀望態度。而國內其他廠商在短期內還是有很大優勢,聯想不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