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電視行業一直在迷霧中步履蹣跚的前進著,隨著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加劇,以及價格戰的延續,傳統電視巨頭如長虹、TCL等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陣陣寒意,而像國外的家電巨頭松下、索尼、夏普等,其電視業務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如此“哀鴻遍野”的局面意味著電視行業將不得不面對其客觀存在的堅冰,和其他任何行業一樣,要打破眼下的低迷局面,除了創新和變革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下面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上周國內外平板電視廠商為了自己的發展又有哪些新動態,一起看一下。
在上周,大家談論最多的恐怕就是“聯想”兩個字,的確聯想智能電視的出現的確給平靜的平板電視市場帶來了很多生機,那么聯想上市一周后,各地都有何反響呢,我們來看一下。
聯想智能電視正式上市一周后,引發消費者圍觀效應,傳統電視企業也對這個重量級的跨界攪局者保持高度警惕。盡管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對智能電視寄予很高期望,誓言“希望能夠在智能電視領域獲得與PC領域相似的領導性市場份額”,但是市場對此并非一片樂觀。
有業內人士指出,聯想智能電視定價高,渠道基礎薄弱,缺乏家電業營銷推廣經驗,也不具備上游核心零部件自主生產能力,這四大軟肋都讓聯想智能電視能否改寫行業格局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就表示,如果聯想智能電視與TCL、海信等品牌的電視并無本質性區別,那么,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彩電市場分一杯羹,是相當困難的。
據投影時代網了解,目前,聯想智能電視主要是通過國美、蘇寧、網上渠道以及3C賣場,渠道相對單一,三四級市場幾乎沒有辦法涉及。此外,其產品價格定位較為高端,42寸智能電視的售價高達6000多元,相對于傳統家電品牌而言,這一尺寸的智能電視僅為4000多元,而LED液晶電視的價格則更低,相差近一倍的價格,讓聯想難有優勢。說白了,IT廠家做電視,成本上暫時是無法和傳統家電廠家相提并論的,這也就導致了價格的高昂。渠道單一加之成本的難控制,成為聯想闖蕩電視行業最大的困擾。正如家電業內人士所預言,“也許蘋果進入智能電視領域會改變全球彩電產業格局,但是聯想不會”。
成本上,聯想也被認為很難擁有優勢,因為屏幕、代工以及初進市場的銷量都不會有成本優勢。不過聯想透露,下半年產品上市時,價格會更為接近主流產品。
眾所周知,電視行業競爭充分,錢已很難賺,再加上聯想、蘋果這樣的IT企業殺入,對于國內品牌而言,壓力也加大了。對此,筆者認為,短時間來看,聯想的智能電視尚不成氣候,如果沒有持續的更新和投入,還不至于威脅到傳統廠家。畢竟對于咱們國內品牌而言,練好內功不斷提升,以不變應萬變,才是長期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