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網站近日披露的預先招股書顯示,視頻監控領域中的一家名為“東方網力”的公司,得益于“平安城市”、“平安政府”等規劃的開展,近三年年化利潤增長達到72%,并擬在深交所上市發行1750萬股股票。這也是北京首家安防監控行業擬上市企業。
高度依賴政府投入
東方網力招股書介紹,公司為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主營業務是城市視頻監控管理平臺的研發、制造、銷售和相關服務,而城市視頻監控管理平臺是平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的核心。
“2004年起,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00多個城市作為科技強警示范城市,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到2009年,平安城市項目試點城市初步完成第一階段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平安城市項目已經在全國鋪開。”東方網力指出,該公司的業務較高程度依賴于國內各級城市對平安政府項目中視頻監控管理系統的投入。
2009年-2011年三年中,東方網力營業收入分別是6662萬元、1.17億元和2.0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7.33%;而營業利潤年復合增長率也達到72.22%。
擬上市公司東方網力在招股書中指出,“平安城市”市場逐漸成為中國安防行業最重要的市場。此前公安部科技局預測,一個中型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設將達到百億水平。
東方網力稱,近年來,平安城市建設開始成為視頻監控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以政府公安為主導用戶的城市視頻監控行業成為整個視頻監控行業最大的市場,占比接近30%。
英特爾三千萬下注
目前安防領域的高盈利性已經吸引了投資界大佬的目光。
2010年6月,也是臨近東方網力申報前夕,英特爾(成都)公司投資東方網力,目前英特爾持有315萬股合計6%的股份。招股書顯示英特爾為此番投資支付了3150萬元。這是目前公開披露可見的外資投資本土安防企業的第一例。
而在更早之前,本土PE已經瞄準了這家公司,2009年中科白云和中科招商成功入股,兩家公司投資2500萬元,中科白云最終獲得了8.36%的股權,中科招商獲得了2.09%的股權。
行業通覽
監控安防領域逆市高增長
A股有5家上市公司涉足安防;2010年營收平均增長66%
如今在許多城市中視頻監控設備已很常見。超市有攝像、銀行取款有錄像、機場、車站都有探頭,而在這些小小的攝像頭背后則是一門大生意。與一般制造業公司和科技公司去年業績低迷相比,安防領域的公司近年始終“茁壯成長”。
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行業龍頭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都是以視頻監控系統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此外,大立科技、英飛拓和中威電子也涉足安防領域。從行業平均水平看,2009年這5家上市公司營收增長的平均值為21.7%,而2010年則為66.2%。最新的年報顯示,大華股份凈利增長44.75%,海康威視的業績快報則顯示為37.69%。
而這些公司業績的大幅飆升無疑是受近年來“平安城市”等政府項目的推動。
僅在去年,一批省會城市監控項目紛紛上馬大項目。
據成都媒體報道,成都投資4566萬的電子警察系統二期工程項目設計工作在去年啟動,計劃在主城區內新增450個點位共486套監控平臺。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在武漢也啟動了被譽為城市“智慧之眼”、包括25萬個視頻探頭的武漢城市視頻監控系統,其中第一類的5000個市級監控點總投資就達2.98億元。而去年動作最惹人注目的無疑是“平安重慶”項目,據多家媒體報道,該項目計劃在重慶全城范圍內安裝50萬個攝像頭的監控網絡,總投資達50億元,該工程總承包商為國內視頻監控行業龍頭杭州海康威視公司。
除“平安城市”項目外,國家及地方發布的不少其他方面的強制性標準也加大了市場需求。例如2006年國務院頒布《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實施,要求全國歌舞娛樂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施。2008年上海市發布地方標準要求24小時便利店、超市、購物中心、百貨店、車輛加油站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
此外,“科技強警”,交通運輸管理也將使得視頻監控的需求增長。
各地區平安城市建設規劃
北京市
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監控攝像頭總量達到39萬余個,安裝監控系統的樓房小區也達到了83.3%,目前,北京安防工程建設總規模70多億元。2009年,北京制定了《2009—2011三年計劃》,為北京市下階段安防建設指明了方向。
重慶市
重慶市委、市政府通過《建設平安重慶重要措施任務分解》、《重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強力推進社會公共視頻圖像信息系統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確定總體目標:2009年底全市視頻監控鏡頭突破30萬個,2012年達到50萬個。
浙江省
2008年8月,浙江省辦公廳發文稱,截至2009年底,全省中心城鎮、公共場所和治安混亂地段的社會治安動態視頻監控系統,累計建設視頻監控攝像機87093只,2009年新增31002只,完成了2009年新增1.5萬只的建設任務。
湖北省
截至2010年底,已經完成探頭安裝55萬個,從2007年的全省7萬多個增至55萬個。
2009年武漢市制定了《武漢市視頻監控系統總體方案》,力爭2010年實現全市安裝25萬個監控攝像頭的建設目標。
廣州市
2011年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構建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的若干意見》,要求2011年實現“視頻門禁”的全市覆蓋。
機構看法:“堅定看好監控業”
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視頻監控系統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
時間退回到2011年10月,視頻監控行業龍頭海康威視發布了一則公告,該公司與重慶市政府訂立框架協議,承建“重慶市社會公共視頻信息管理系統”,隨后與重慶公安局及下屬41個分局訂立合同,涉及金額77億元。而海康威視2011年營業收入不過52億元。
國內市場不斷出現的需求,穩定高漲的盈利增長,強大的抗周期特點,市場集中度不高種種光環包圍下,安防行業似乎一時間成了投資者的新寵。
盡管擬上市公司不斷提示政策風險,現有主要安防企業的成長依賴于國家層面如平安城市等措施的推行,但部分安防企業還是獲得了遠超過一般預期的成長性。
基金經理們也傾向于在安防行業發掘機會。廣發制造業精選基金經理易陽方在年報中指出,其去年以來建倉方向重點集中于制造業中的優質成長股,特別是一些符合轉型方向、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受宏觀影響小,且三季報符合預期的個股,其中就包括安防設備。
而國聯證券的證券分析師韓星南指出,這一行業中的公司正在向以通過解決方案為主的經營模式轉變。
銀河證券近日撰文稱,在與多家安防監控廠商調研后,該機構堅定看好安防監控行業。文章稱,多數廠商預期2012年安防行業景氣將好于2011年,隨著政府平安城市、平安校園、鐵路及高鐵公路等交通大項目市場向好及監控行業化應用進一步深入,預計全年安防行業將保持快速增長。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來看若要擺脫政策左右增長的格局,國內安防公司應在工業監控、智能家具、門禁控制、防盜報警等領域拓展自己的業務,而非局限于目前的政府、金融、電信等客戶的定制領域。
資料顯示,2010年,國內安防企業達到2.5萬家,行業總產值達到2300多億元。從2010年的情況看,視頻監控系統在安防電子各類產品中的比重約55%。
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視頻監控系統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實現接近40%的年復合增長,是規模最大且最具增長潛力的安防細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