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一年多、懸而未決的LG Display(LGD)廣州8.5代液晶面板項目終于落地。為了搶占中國市場,并規避日益提高的面板進口關稅,韓國兩大面板企業都將在國內設廠。
LGD全球推廣部門常務李廷漢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LGD廣州項目今年會動工,因為國家批準LGD在廣州上馬高世代面板項目的有效期到今年年底將過期。
李廷漢說,LGD廣州項目批了一年多了,但是因為全球面板市場供過于求,所以多家面板企業都推延了新項目上馬的時間。
“中國市場很重要。”李廷漢說,而且LGD對中國政府有過承諾,所以LGD最終還是決定上馬廣州項目。
一位面板行業的資深人士則向本報透露,LGD廣州項目計劃今年4月開工,預計會把其在韓國的一條8.5代線搬到廣州。
“這樣既不會增加全球面板的產能,又可為LG在韓國上馬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生產線騰出空間。”這位人士說。
鑒于全球面板市場趨于飽和的現狀,這位人士透露,LGD廣州項目的產能由原來的9萬片/月下調至3.8萬片/月。該項目原計劃投資40億美元,現在投資額將有所減小,投資比例大概會是LGD占七成、中方占三成。
今年年底,LG、三星都會推出55英寸的OLED電視,三星、LGD都計劃上馬OLED八代線。此前有傳聞稱,在全行業虧損的壓力下,LGD為了保OLED線,將停止廣州項目。
李廷漢說,OLED電視大規模上市至少要在兩年后,而中國彩電市場正不斷成長,彩電銷量與北美相當,未來將達到7000萬~8000萬臺。所以,中國液晶電視面板市場很重要。
“LGD今年上半年推廣液晶無邊硬屏。”李廷漢說,3月13日創維發布的云電視新品用的就是無邊硬屏;下半年還會推出60英寸、75英寸和84英寸的大尺寸3D電視面板。
從銷量看,LGD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中國市場占了它銷量中30%的份額。目前,臺灣奇美是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的最大供應商,LGD、三星、友達緊跟其后。
“LGD在中國設廠在意料之中。”奧維平板研究中心的副總經理李秋緯認為,中國即將抬高液晶面板進口關稅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中國原來對32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進口給予3%的優惠關稅,今年有可能將恢復5%的正常關稅。
8.5代線主要切割32英寸、37英寸和46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國內京東方、華星的8.5代線均將于今年量產,并形成約2000萬片的年產能。李秋緯說,如果LGD不在國內設廠,那么在關稅提高、中國企業崛起的背景下,它將丟掉相關的市場份額。
而出于保住中國市場份額的同樣考慮,擱置了一段時間的三星蘇州項目也有啟動的跡象。三星蘇州項目計劃將由7.5代線升級為8.5代線,由韓國把生產線搬過來,正等待中國政府審批。
幾年前,中國有五個外資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等待政府審批,三星蘇州項目和LGD廣州項目在“五選二”中拿到“通行證”。隨后,全球液晶面板行情逆轉,出現全行業虧損。直至今年2月,三星和LGD的液晶面板業務仍報財務虧損。
李秋緯說,中國即將提高面板關稅,這逼得三星和LGD在國內項目上必須下決定,不能再懸而不決。LGD適當調低廣州項目產能,應該是考慮到當前環境,不想產能閑置而要削價賣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