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網速排名第一的韓國,三星智能電視正在因網絡問題遭遇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挑戰。
據外媒報道,韓國電信KT從2月10日上午9時開始,全面切斷了通過三星智能電視進行的網絡連接。原因在于三星不愿與其討論擴大無線網絡容量產生的相關成本,而擴容則是該公司為智能電視產品提供服務的基礎。這一斷網事件影響約10萬相關家庭用戶。
“三星打造了一個平臺,但同時又沒有因為使用網絡而花一分錢。”KT網絡政策部門主管李東煥(Lee Dong-hwan)如此抱怨。在KT看來,智能電視廠商有義務為其產品超量使用互聯網而付費,但三星沒有表現出通過對話一起解決網絡負擔問題的意愿。
昨日,雙方已經就此事達成協議。KT將重新提供數據連接,三星將放棄訴訟,同意與KT進行談判。
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李方庭認為,韓國電信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日益發展的智能電視領域插足,以謀求利潤的大幅度增長,而對流量收取費用就是其意圖選用的方式。
據統計,韓國智能電視的累計銷量達100萬臺左右,其中利用韓國電信網絡的三星智能電視約有10萬臺。
幸運的是,目前三星的類似遭遇還沒有發生在中國智能家電企業的身上。昨日,TCL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啟春(微博)向記者表示:“在中國市場,我們與電信運營商沒有分成關系,也沒有利益沖突,反而是智能電視的增長,促進了用戶對于電信寬帶需求的拉動。”
梁啟春也否認了智能電視耗費大幅流量的說法。“一般而言只要2M的寬帶就可以流暢地觀看視頻,目前市場上甚至已經推出了支持WiFi功能的智能電視。”
不過,中國的智能電視廠商也有自己的煩惱。
IT巨頭谷歌、蘋果紛紛加入“電視大戰”,而國內IT巨頭聯想也在今年CES推出idea TV,并將在今年4月正式推出智能電視產品。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微博)甚至預計,智能電視將掀起一次巨大的產業變革,“5年后的智能電視市場上將是IT企業唱主角,而非目前的家電廠商。”
奧維咨詢平板顯示研究副總經理李秋緯認為,IT企業在軟件和硬件技術上相對于傳統電視廠商更具優勢。“特別是蘋果電視產品的出現,勢必將給電視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在人性化的操作和設計上值得期待。”
不過李秋緯也坦言,由于中國的特殊原因,智能電視的內容需要通過和華數、百視通等牌照商合作,相信蘋果電視在國外的許多內容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中國無法實現。
除了國外新興競爭對手的沖擊,更多的煩惱來自企業自身。
李方庭總結,國內智能電視發展受技術研發水平、硬件設備質量以及應用軟件供給等短板限制,使其技術革新較為緩慢,而這勢必難以大幅度帶動智能電視需求的大規模增長,加上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其性價比不高,智能電視銷售長期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狀態。不過,國內智能電視廠商在智能電視領域積極布局的發展態勢仍有機會趕超國外電視廠商。
“硬件上其實每家的差別都變得越來越小,最大的問題就是誰能把用戶體驗做得更好、提供更豐富的應用。”梁啟春說。
視頻內容不夠豐富是智能電視瓶頸之一。曾有業內人士對廣電總局在針對電視機播放互聯網上音視頻內容的監管制度提出疑問,擔心會導致智能電視最終夭折或變成不倫不類的產物。
另一瓶頸在于應用程序貧乏。國內智能電視的應用商店還處于起步階段。據估計,所有品牌的應用商店程序數量加起來,也不足萬款。目前國內智能電視的應用基本上都是免費應用,而這也意味著應用開發者很難從中賺到錢,挫傷了他們對于電視應用開發的積極性。
“我們也期待政策能再寬松一些,產業鏈上下游形成比較良性的價值鏈,逐漸培養起智能電視的用戶習慣。”梁啟春稱。
不過,李秋緯認為,視頻內容雖然是電視機最重要的內容和需求,但不是唯一。據奧維咨詢對中國1500家已經購買了智能電視的家庭調查發現,休閑游戲、家庭網絡購物、天氣預報等生活助手類資訊服務與幼兒學前教育,分列智能電視未滿足需求的前四位。
經過2011年智能電視元年后,業界預測2012年中國平板市場的智能電視滲透率會達到27.6%,規模將會達到119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