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至9月,先后有甘肅省安全技術防范協會、山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三個省級安防協會成立。至此,除個別省區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安防協會,有些有條件的地市甚至縣級市都成立了自己的安防協會,如江蘇省江陰市。安防行業協會蓬勃發展的背后,不但反映出中國安防市場的繁榮,也折射出中國地方安防產業的蓬勃發展和二、三級安防市場的迅速崛起。外資安防企業開始紛紛關注和重視二三級城市市場。
標準之戰拉開序幕
標準之戰,是一場更高層次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硝煙已經燃起。
標準化,是技術和應用發展到一定程度,行業龍頭企業之間在利益上得到平衡的產物。每一個標準的實施,都離不開行業龍頭企業的參與,有時也難免會有“利益”之爭,因為作為龍頭企業,總是想得到更多的話語權和在標準中的“地位”,這是市場規律。所謂“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企業賣標準”,絕不是一句空話。
雖然,我們可以預計2012年安防行業的蓬勃發展,但是我們也必須面對在2012年安防行業發展中將遇到的困難,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國家調控政策等都是安防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安防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標準之戰,是一場更高層次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硝煙已經燃起。
嚴格說,無論是SVAC,還是ONVIF和PSIA,各標準之間有明顯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處。那么,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它們會相互兼容還是相互排斥?“牌”將怎么洗?從標準的缺失,到標準如雨后春筍,說明中國安防市場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的標準誕生。
外資安防企業發力中國市場
日立為擴大一體化攝像機在華事業規模,在2011年的第一天,就將日立一體化攝像機事業從福州搬到上海,在中國開設監控攝像機事業新公司。新公司成立后,日立一體化攝像機機芯年產規模將達到30萬臺。
2011年5月,佳能也宣布進軍安防監控市場,推出了系列監控攝像機,并選擇神州數碼作為其安防監控產品中國總代理。按照計劃,佳能首先以模擬監控攝像機進入中國市場,2012年網絡監控攝像機將進入中國市場。
2011年9月,韓國排名第一位、在韓國安防領域擁有5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三星S1在中國開設新公司。三星S1將憑借其在韓國30余年的安防服務經驗,積極實施開拓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
在網絡攝像機領域歐洲市場占有份額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四,在百萬像素以上的高清網絡攝像機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德國MOBOTIX,通過三年的試水,也開始加大中國市場的開拓力度。
與此同時,泰科、霍尼韋爾、施耐德電氣、安訊士等幾乎無一例外地開始加大中國市場的投資和開拓力度,并開始重視中國二、三級市場和西部市場的開發,安訊士等已經在成都等西部中心城市設立了辦事機構,霍尼韋爾甚至專門推出了面向三四線城市的“威視達”(Vista)系列攝像機。
這說明,隨著國內一線市場漸趨飽和和競爭的不斷加劇,外資安防企業也開始轉變策略進入中國安防二、三線城市市場。同時也說明,僅僅吃高端市場,已經不能再滿足外資安防企業的日益增長的胃口。
有趣的是,在外資安防巨頭渠道下沉開始“向下吃”的同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國內技術領先企業,開始嘗試“向上吃”——暗暗發力角逐高端市場。
看來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三級市場,甚至四級市場,只要有誘人的蛋糕,就會引來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