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制造走向“代工”與“被代工”
2012年以來,夏普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其中,蘋果將采購夏普“面板”的消息就是一大“利好”。
從去年開始,夏普8大線開始試制手機、平板電腦使用的液晶面板。這類產品不同于普通液晶電視機采用的面板,要求擁有高的像素密度。這也是全球面板企業首次在高世代線上量產小尺寸面板。夏普此項產能調整的客戶對象就是蘋果手機和蘋果平板電腦。
此前,蘋果一直大量采購三星的面板產品。但是受制于三星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企業,蘋果開始考慮“上游安全問題”。其中主要的變化是委托臺灣企業制備CPU,以及采購LG、夏普等企業的液晶面板。
今年三月以來,夏普通過將十代線出售部分股權給蘋果主要代工商鴻海,夏普與蘋果的利益聯盟再次加強。同時,鴻海也加大了對夏普大尺寸電視面板的采購,使得夏普面板線開工率持續提升,并擺脫“長期徘徊在虧損危險線之下”的窘境。
現在,夏普不僅為蘋果代工面板,甚至夏普也是鴻海等企業的代工客戶。尤其是在夏普出售液晶電視工廠之后,夏普彩電全球銷量的一部分必然依賴于鴻海等代工企業。
早在2011年12月,時任夏普公司首席常務董事的菅野信行就曾經對外表示,夏普將把32寸以下的普及型、價格戰機種以海外工廠、委外代工方式為主,夏普將專注于發展60寸、70寸的大尺寸液晶電視產品。這一消息隨著夏普出售液晶電視廠將再次被證實。但是,在夏普液晶電視全球銷量下滑的背景下(2011年下滑17%,今年則達到18%以上),夏普究竟有多大比例電視機來自代工不可而知。此前,夏普也曾將采用過鴻海企業的奇美電(現稱群創)的液晶面板廠代工的AVS面板。
與彩電業務外委比例受制于夏普整體銷量下滑,而無法準確預估不同,夏普在太陽能電池業務上的外委比例必然顯著提升。
消息稱,在夏普自身太陽能電池廠停產或者代售的背景下,夏普公司將委托美國大型光伏企業SunPower生產住宅用太陽能電池板,并在年內以“夏普”品牌發售。夏普預計2012財年下半年的光伏業務銷售額將達1369億日元,比上半年增加50%。日本國內的住宅用太陽能電池板夏普該市場占有率也將從30%增至40%。
在夏普企圖出售三家太陽能電池板廠的背景下,提升銷量夏普必然需要更多的海外代工。其中不僅包括選擇美國企業,歐洲太陽能電池廠也是可能的備選項。2007年以來,全齊太陽能市場需求增速較快,但是產業產能增加更快,產能過剩已經不是秘密。這一時期日本本土有遭逢日元升值的影響,日本國內太陽能電池產業成本競爭力嚴重不足。夏普一手出售工廠,一手海外代工,不失為明智之舉。
在夏普的給別代工和被別人代工之間,夏普更多的走向了一個開放的市場化生態鏈。這實際標志著夏普等企業引以為豪的“日本制造”時代的終結。這不僅意味著夏普的轉型,也在意味著夏普在面臨嶄新的“空心化”經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