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誓言旦旦將要推出“超級電視”的視頻企業樂視網近日似乎遇到了“情劫”,據了解,樂視網與鴻海(富士康)等代工企業進行了數月溝通后,目前仍未牽手成功,這對樂視來說確實是一件煩心事。
鴻海遲遲未肯“點頭”
似乎從宣布進軍電視行業之時,樂視網就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除了消費者,傳統家電企業也對樂視“超級電視”頗為好奇。那么“超級電視”是否能按時竣工呢?從宣布“超級電視”戰略的那一刻起,樂視網在產品的價格、型號、技術、尺寸等關鍵信息方面都避而不談,對此,大家對樂視電視機的好奇之心更甚。
據投影時代網了解,目前樂視已經與鴻海等代工廠進行了接觸。然而樂視網投資者關系總監顏慧近日卻表示;我們在跟多家企業接觸,但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是跟哪家合作。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入門級選手,樂視初入電視領域,雖然還沒有半點關于TV的消息,但是樂視盒子確是已經上市,雖然銷量不佳,但口碑還不錯。如果樂視與鴻海的合作僅是捕風捉影的消息,那么,超級電視的代工將會花落誰家?很有可能超級電視批量生產的可能性不大。
還有部分業內人士則認為,“即使樂視與富士康合作進行大批量生產,成本、庫存、渠道等一系列的壓力也會將它壓垮”。在9個月的時間內,樂視網能否按時推出“超級電視”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
樂視“橄欖枝”無人接應?
“樂視TV‘超級電視’將用互聯網模式重塑電視”,樂視網CEO賈躍亭在宣布殺入電視行業當晚顯得信心十足,然而現在看來,在9個月的時間內推出“超級電視”似乎有些困難。而且,目前供應鏈各方還未接受樂視的橄欖枝。
據了解,電視機的整機生產,包括研發、配件、生產平臺、品質監控等環節,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眾多部門的有機協調,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樂視網此前做了兩年樂視TV超清機和智能機產品,但畢竟是一個新品類,產品所涉及的組件也比較簡單”。
相比之下,電視機的生產復雜得多,即便是樂視網可以與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工廠進行合作,但也必須對整機生產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
筆者了解到,電視機在投產之前,首先是配件的組織,包括外殼、電源板、信號板、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等核心部件及其他零部件的供應問題,樂視網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供應商和零部件,而對于初次進軍電視領域的樂視網來說,毫無經驗可參照。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樂視能解決電視機的代工問題,那么,渠道問題將是樂視第二個需要解決的。之前聯想推出了智能電視產品,但是由于渠道問題,雖然賺得足了眼球,但是銷量不佳。如果樂視沒有做好供應商方面的準備,打下良好的渠道基礎,那么,可能會遇到和聯想一樣的問題,甚至比聯想的境遇更難。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資訊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內銷彩電零售規模852萬臺,同比下降18.6%,而智能電視在整體電視機銷量中市場份額則呈上升趨勢。
除了將面臨供應鏈層面的考驗之外,本已由盛到衰的傳統電視廠商對樂視也難展笑顏。當樂視網宣布要做自主品牌的“超級電視”時,我國知名家電企業長虹、TCL、創維、海信等廠商已經開始進軍智能電視,并且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樂視想要跨界彩電領域也將面臨眾多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