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機頂盒界又新增了一名成員,它就是小米盒子。小米這家互聯網手機廠商推出的小米“盒子”在售價方面依然延續了其一貫的“親民價”風格,僅399元。不過,小米盒子并沒給人帶來太多驚喜,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表示,用小米盒子連上一個大顯示器,用來觀看在線電影,感覺比較劃算。
小米盒子被稱為“迄今為止小米手機最發燒的配件”,事實上盒子遠沒有那么簡單,官方名稱“高清互聯網電視盒”或許可以說明它的野心,替代傳統的電視資源,建立起一個連接客廳娛樂的生態圈也許才是其最中國的目標。
小米的目也表現的很明顯:用互聯網改變世界的方式,打開封閉的電視產業鏈、讓電視開放,像電腦和手機上網一樣自由連接,不受限制的為用戶提供數字內容。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有機頂盒,要實現電視的智能化并不難,在任何一個電視里面放一個機頂盒一秒鐘則可以變為智能電視。也就是說,普通液晶電視只要連接上機頂盒,就能瞬間變“智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消費者減少了開銷。
目前,機頂盒的產業機會非常大。公開數據表示,中國存量的電視機有3到4個億,但整體而言,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反應很差,電視機頂盒的需求比較旺盛。而且,做機頂盒的成本也比較低,目前只要200元左右就能做高清電視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小米的盈利空間還是很大的。對于消費者來說,花白菜價的錢,買個機頂盒裝在自家的電視上,就能觀看高清電影,這樣做也是很劃算的。
此外,不同于手機,電視產品更重要的是對畫質、音效的體驗,對硬件配置不那么敏感。電視屬于大家電,購買者以中年人為主,尤其是家庭主婦,她們更注重產品的使用壽命,如果說才買了不到5年的電視,因為想看在線影視而去換電視機,那樣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這類消費者更加理性,寧愿出錢選購一臺機頂盒去改善情況,也不會去換掉電視。
機頂盒雖好,但是小米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我國互聯網事業的現狀問題。不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那樣,只要是機頂盒,賣給用戶接上電視,或者搞個互聯網平臺,讓用戶自己通過其他廠商的設備訪問。在我國,小米盒子將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光數字版權就能把它給難倒。近期,有消息稱小米盒子將面臨廣電部門的監管,一時間小米盒子很“尷尬”。
據了解,小米盒子搭載了Android4.0操作系統,內置數款應用,預計在12月零售版上市。在視頻內容方面,據雷軍介紹小米盒子已經獲得了已經與搜狐視頻、騰訊視頻、PPTV、風行等合作,擁有超十萬部劇集資源。細心的網友通過小米盒子序列號發現,小米找到了牌照商華數來背書。雖然如此,小米盒子終難逃脫違反181號文的命運。
所謂181號文就是廣電總局頒發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所選擇合作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只能唯一連接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終端產品不得有其它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還未正式上市,小米盒子就面臨著廣電這棵大樹的遮蔽。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小米盒子這樣新生的業態及其產品。作為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其的管理如同工信部管理手機、電視機、電腦等這樣消費類電子產品一樣。應該主要對小米盒子這樣的新產品的內容等層面進行管理,這樣的管理也會讓小米盒子走的更長遠些。
撇開小米盒子的政策監管問題,就整個行業來說,小米盒子就像個“鯰魚”似的將帶動整個機頂盒行業市場爆發。
目前來說我國數字電視機頂盒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狀態,根據中廣研究預測,2012年我國數字電視機頂盒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300萬臺,較2011年的4190萬臺增長1110萬臺,增長率為26.49%,按照2012年5300萬出貨量計算,我國數字機頂盒市場保有量已經突破2億大關。機頂盒的出現也為眾多的普通電視機減少了被淘汰的幾率,畢竟中國的消費者擁有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如果能花1塊錢就能解決10塊錢的事情,他們肯定不愿意多花那9塊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