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視通(600637.SH)11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上海廣播電視臺于11月1日收到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同意上海廣播電視臺增加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編號的批復》。廣電總局向上海廣播電視臺增加發放335萬個互聯網電視機客戶端編號,同時批準百視通200萬個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國際上稱“OTT”)客戶端編號。記者獲悉,這是國內第一個宣布已獲得百萬級OTT客戶端牌照的廣電播出機構與新媒體運營商。這也標志著我國互聯網電視產業全面步入了規范運行、產業化大發展的新階段。
百視通公司總裁陶鳴成告訴記者,“OTT”是國際互聯網運營商對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業務的“昵稱”,其本質是利用統一的內容管理與分發平臺,通過開放的互聯網,向智能機頂盒提供高清的視頻、游戲和應用,這就是全球性的“云電視”技術系統架構。百視通的智能電視機頂盒包含了最新的視頻芯片技術、編解碼技術、環繞聲技術、3D技術,具有最友好的用戶界面及視聽體驗效果。百視通工程師稱第一款OTT機頂盒為“小紅”。陶鳴成表示,百視通的OTT將按照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偏好,形成“七彩”個性化系列。本月百視通與印尼電信在印尼宣布OTT“小藍”上市,立即引起印尼電視迷熱捧。
百視通副總裁、新媒體研究院院長黃思鈞博士向記者解讀,OTT是“小個頭”有大文章。OTT作為智能電視產業領域目前最先進、最容易普及的模式,在全球都已經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大熱點,蘋果的Apple TV、Google TV,均是OTT的技術與產品體系。只要家里擁有電視機,開通互聯網,均可享受OTT電視服務。在中國已經擁有超過6億臺電視機終端,互聯網用戶超過3.5億,這就是OTT業務的潛在用戶群。
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文軍教授表示,我國一旦啟動OTT產業,將帶動內容、芯片、電視機終端、網絡、機頂盒、APP應用、廣告等數萬億的產業規模。我國OTT牌照的發放,正式規范了我國智能電視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分工,我國智能電視產業可進入穩步、健康發展的嶄新時期。
上海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張大鐘透露:“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傳媒集團SMG、百視通立足服務千萬級規模的IPTV用戶的系統優勢、版權積累、用戶基礎,已經建設國內規模最大、可管可控的互聯網云電視平臺,全面推進了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機頂盒(OTT)的系統與終端研發,平臺與網絡建設,內容運營,與產業鏈各界攜手打造B2B、B2C商業模式。上海廣播電視臺、百視通獲得國家OTT政策支持,百視通要繼續扎實地投入資源,創造獨特的商業模式,根據用戶的需求創建新一代電視產品。OTT產業將實現百視通產品從‘看電視’真正轉型到‘用電視’的階段。獲得牌照后,百視通將更加堅定地投入互聯網電視、OTT智能電視產業,并力爭在三年內把上海建成全球智能電視第一城”。
2010年,廣電總局向國內7家廣電播出機構發放了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牌照,向9家廣電播出機構發放了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牌照,國內在互聯網電視的技術、內容、運營等多方面開展與國際同步的探索。百視通公開披露的消息顯示,百視通已經完成了近40萬小時標清點播內容、近5萬小時的高清、3D點播內容儲備。
中信證券在今年年初的智能電視峰會發部行業預測,百視通有望在國內最早集聚最大規模的高清電視用戶群,給予百視通“買入”評級。根據國際上電視產業發展趨勢,高清電視擁有最高的ARPU(每月每戶收益)與長期的價值成長空間。光大證券分析師張良為發布研報稱,我國OTT業務的合法化打開了我國智能電視新業務發展空間,釋放了業務發展的活力,未來基于視頻模式的業務發展將更加多元化,百視通的OTT業務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已經領先優勢,必將對IPTV業務形成有益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