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森林中的樹形別墅,開放式陽臺將大自然請進來,連小鳥也把別墅當成了家;一座星際里的電子化家園,汽車既能在地上跑又能在空中飛,還有衛星導航不會迷失方向……這是日本夏普株式會社創業100周年系列活動中,兩位中國小學生畫筆下的未來家園——充滿想象力、低碳環保。
兩位“夏普未來夢想家”的畫風歡愉生動,但事實上,夏普目前的狀況卻沒有那么輕松。由于競爭加劇、價格下滑等因素,與松下、索尼等其他日系家電巨頭一樣,夏普的經營狀況在近兩年并不樂觀。
扭虧的壓力,讓創業100周年的日本夏普株式會社,搶搭上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列車。夏普株式會社首席常務執行董事、大中華區CEO兼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夏普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菅野信行表示,夏普2012財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預計將由上一財年的386.64億元增長至600億元,比上年增長55%,將占夏普海外業務的46.3%;而包括出口在內的中國事業規模,將在2011財年700億元的基礎上,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日本企業的危機意識是出了名的。菅野信行和他的夏普中國團隊早已經制定好面向中國的新戰略:夏普已在華陸續增設CSR、健康環境產品、信息通信、液晶系統、電子元器件等事業本部,將日本的事業部管理功能全部移交中國;并設立直通全球的中國CSR主管。
菅野信行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夏普全球Eco-Positive(環境積極、友好)企業戰略中,CSR是最為核心的保障措施之一。這意味著夏普將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深度擴展中國市場,CSR力量正成為幫助夏普中國轉型的新驅動。
Eco-Positive
面對虧損,日系家電一直在尋找轉型之路,希望可以改變現狀。它們借助環保理念,從當年追求“大而美”的規模化陰影中走出,朝更加貼近民生的階段邁進。夏普就是其中的輕騎兵。這個上世紀90年代的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池巨頭,已順應日益興起的CSR潮流,重新定義企業的發展藍圖,即“Eco-Positive”,它嘗試依托技術、產品、運作、關系網絡,打造一個環境積極、友好,與全體利益相關者攜手友好型企業,借此延伸自己的商業利益。
Eco-Positive包括一套運作體系,夏普為實現目標在全球設立了評價標準,并有一個全球環境經營推進體制。其由經營戰略會議統籌,由全球環境統轄會議旗下各區域的環境會議落實。
這一標準也影響到整個供應鏈。夏普專門制定了《夏普供應鏈CSR實施指南》,自2007年開始,每年都會對整個供應鏈合作體系進行檢查。
《夏普 環境·社會報告書 2011》顯示,2010年度起,為加強環境經營,夏普全球已將Eco-Positive作為部門業績評價制度的重點成果目標,公司所有本部以及集團公司均導入這一指標。夏普要求,2012年,全球所有工廠都要達到超級工廠目標。
“既要強調持續穩定的發展,也要追求對社會做出貢獻。”管野信行表示,夏普一方面加強工廠的環保意識,生產高性能、環保的產品,同時在推進環境論壇等系列環保活動。
上述“夏普未來夢想家”的甄選標準之一就是環保理念。
技術與產品的支撐
Eco-Positive的支撐是技術與產品。眾所周知,夏普在業界較突出的是液晶顯示業務及健康環境業務。其中,健康環境業務領域的核心之一,是早在1959年便樹立起來的太陽能電池業務。
早期,夏普完成了日本歷史上許多“第一”:第一部礦石收音機、第一臺黑白電視、第一臺液晶彩色電視機、第一臺水蒸氣微波爐、第一臺全晶體二極管電子計算器等。
“二戰重建后不久,創始人的商業理念便非常清晰了,要關注人類的基礎服務領域,制造‘我們的競爭對手想要模仿的產品’。”菅野信行說,早在1959年,夏普就開始進軍新能源領域,研發太陽能電池。4年后,夏普成功批量生產單晶硅太陽能電池;隨后在長崎縣尾上島燈塔安裝了世界最大功率的225瓦太陽能電池模組。
1967年,夏普為人造衛星研發太陽能電池,9年后成功搭載在衛星上,成為唯一獲得國際宇航研發機構JAXA認定的日企。
一個制造企業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新產品來滿足新時代的需要。夏普的另一業務板塊顯示面板,最初只是個“小不點”,但借液晶屏計算器登上舞臺后,沒幾年便超過精工愛普生、霍西登等對手,到上世紀90年代,它一統江湖,成為全球龍頭,市場占有率達40%。截至目前,夏普依然是全球技術最領先的液晶制造企業,一直引領著該領域的研發與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