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華風靡一時的LG電子,近期過的也不盡如人意。繼手機業務持續虧損、空調業務被迫撤出中國后,LG電子在華電視業務,如今也遭遇困境,據獨立監測機構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LG電視在華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出現68.66%、61.99%的暴跌。其改革后的營銷戰略不但沒有獲得利潤回報,反而丟失原有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當年宣稱要做“最中國”企業的LG電子,在市場價格戰和經營利潤的雙重壓力下,果斷跑出“一等戰略”,提出適度規模下的利潤最大化。但這似乎沒有起到什么成效。以電視業務為例,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2年7月,LG電視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同比下滑68.66%、69.09%,雙雙創下今年以來行業排名前15強企業的單月最大跌幅。據悉,截至2012年7月,LG電視的零售量占比1.74%、零售額占比2.68%,較去年同期相比,零售量下滑 65.53%、零售額下滑61.99%。這意味著,自今年1月份以來,LG電視平均每個月都出現了高達60%以上的暴跌,其在華家電市場的影響力逐漸下滑。
此外,LG電子的冰洗產品也難掩蕭條。以外觀設計在中國冰箱和洗衣機市場掀起家電美學化浪潮的LG冰洗產品,至今也未能躋身主流品牌行列,其過度強調產品外觀設計而忽視內在技術和品質,在理性消費者面前魅力盡失。
面對今年以來LG電子在中國市場出現的種種頹勢,相關專業人士表示,就目前LG電視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主要是沒有把握住智能化升級轉型的浪潮,手握3D顯示面板的資源優勢又未能實現3D電視的規模化普及。 資深市場觀察人士于清教指出,在2012年至2013年國內彩電市場整體需求低迷、增長停滯的背景下,LG電視還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危險,不排除也會像空調業務那樣悄悄隱退。
今年以來,在中國市場上,LG手機業務錯失了智能手機市場消費需求爆發的最佳黃金時期,與此同時, LG電子旗下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傳統業務,也面臨市場份額日益萎縮的尷尬,已經在競爭對手的擠壓之下邊緣化,就連LG電子一直作為戰略核心業務發展的彩電產品,由于質量問題頻發,同樣遭遇消費者的冷待。
LG電子在企業內部的戰略頻繁調整,傳導至市場一線就出現了產品質量不穩定、產品定價紊亂、市場渠道收縮等問題。無論是此前的LG空調翻新機當新品銷售,還是今年發生的LG電視產品質量不合格事件,都折射出整個公司內部管理的失控,如果不重視改善,LG電子在華地位可能還將會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