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輸出:HC8000D標稱1300 ANSI流明。這臺投影機沒有像其它投影機的Dynamic(動態)或者Presentation(演講)模式那樣的高亮度預設模式,但通過將投影機切換到3D預設模式,然后將色溫改為High Brightness(高亮度)設置,仍然能夠獲得較高的流明輸出。這兩種設置的結合,再加上燈泡的全功率設置,產生了1293流明。
亮度的很大一部分來自對high brightness色溫設置的使用。當切換回缺省的Medium(中)設置時,亮度輸出降低至913流明。這能給畫面帶來平衡得多的表現,很適合家庭影院3D觀看。
對于家庭影院2D節目,應該使用Cinema(影院)模式。出廠設置下,Cinema模式為高清晰電影和電視提供了最佳對比度和色彩平衡,在這個模式,投影機在全功率燈泡模式下產生了626流明,在eco(經濟)模式下產生了454流明。eco模式下25%的亮度縮減能夠讓燈泡壽命從3000小時延長到5000小時。
HC8000D有一個次級光圈系統,可以被設置為“高亮度”或者“高對比度”,對黑位和總體對比度有明顯的效果。上述流明讀數都是在光圈的“高亮度”模式下取得的。對于2D高清節目,我們最喜歡的設置是Cinema圖像模式,高對比度光圈模式,Eco燈泡模式。這會將亮度輸出降低到359流明(減少21%),但投影機黑位的戲劇性的增強絕對值得亮度上的妥協。如果你需要比這更多的亮度,將燈泡設置為Normal(正常)功率模式,這樣即使在光圈保持高對比度模式時仍然能夠將亮度輸出提升至496流明。
很有趣的是,盡管HC7800D標稱1500流明,但HC8000D在幾個最有價值的預設模式下和HC7800D一樣明亮。鑒于HC7800D在Cinema模式、高功率燈泡模式下測得609流明,而HC8000D測得626流明,指標不是一切再一次得到證明。
對比度:HC8000D標稱on/off對比度為33萬比1,而HC7800D則為10萬比1。這個對比度上的差距轉化成了HC8000更好的黑位。如果你將HC8000D的次級光圈設置為高亮度模式,則兩臺投影機的黑位大抵相同。
就gamma而言,HC8000D的Cinema圖像模式的缺省設置是命名恰如其分的Cinema(影院)gamma模式,在ProjectorCentral的測試樣機上測得2.2。這臺投影機還有一個標記為“2.2”的gamma預設值,測得和Cinema 模式一致。兩種設置都能在既不讓低亮部分粘成一團,也不讓高光部分過曝的前提下產生正確數量的陰影細節。如果你想要一個更為有力的畫面,你可以使用2.4 gamma預設值,它會以犧牲一點最深的陰影細節為代價,讓畫面看起來有更多的立體感和更高的對比度。總的來說,我們覺得gamma設置為2.4時觀看體驗更有滿足感。
校準前的RGB電平
色彩:雖然每臺投影機都有些許不同,我們只用了非常少的微調就讓HC8000D達到了最佳狀態。ProjectorCentral的測試樣機在出廠設置下測得在6300K附近,但圖像中的綠色稍微多了一些,而藍色則稍有不足。在一些調試之后(我們將綠色亮度和對比度調低了4格,藍色亮度調高了兩格),我們的測試樣機在整個范圍內呈現出了一個漂亮而光滑的6500K。
校準后的RGB電平
Cinema模式的色域很緊密地遵循了Rec. 709標準色彩空間,但和幾乎所有的投影機一樣,有一些初始錯誤。色域校準對于普通家庭用戶來說是一種“高級操作”,并且如果沒有一臺好的亮度計,幾乎是不可能進行校準的。幸運的是,HC8000D和標準值的差異無法以肉眼辨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讓色域維持缺省值就已經很好。
缺省飽和度稍顯不足,因此我們稍微提升了一點飽和度。作為其結果,畫面明亮生動,力量十足。
銳度和細節。HC8000D產生的畫面有足夠多的細節,高清節目看上去好極了。然而,和其競爭對手相比,偶爾它會顯得細節稍有不足。這有幾個因素,首先,HC8000D不具有智能銳化系統或者細節清晰度處理系統,這種系統有一些人喜歡而另一些人則反感。其次,雖然HC8000D對比度很高,但一些競爭機型能夠達到增量的更高的對比度,這會在細節描繪上產生微弱的優勢。使用2.4 gamma預設值,能夠通過讓畫面顯得對比度更高從而減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