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顯3D TV差異化面板廠競推超窄邊框
友達和奇美電子于2012 Touch Taiwan展覽會中,分別展出邊框僅5毫米,以及6毫米與7.5毫米的3D電視,以提供終端消費者更寬的視覺范圍體驗,拉大與競爭對手的產品規格差距。
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暨視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蔡國新表示,友達突破超窄邊框的技術限制,展出全球最窄邊框的高解析度46寸液晶面板組成的138寸大螢幕顯示墻,以及50寸超窄邊框3D電視,突顯出3D電視的高附加價值。
友達邊框僅5毫米的50寸3D電視采用偏光式(Pattern Retarder)3D顯示技術,此新尺寸不僅能提供客戶更多產品選擇,其超窄邊框的設計,更能讓觀賞者感受近乎無界限的寬闊3D視野,以及逼真的立體畫面。蔡國新透露,友達50寸超窄邊框3D電視面板已送樣給客戶,目前尚未導入量產。
不僅友達,奇美電子亦不約而同于展會中展示39寸、50寸和65寸超窄邊框3D電視,其中39寸與50寸的邊框僅6毫米;65寸則為7.5毫米。有別于目前業界65寸機種窄邊框達9.9毫米,奇美電子突破大尺寸邊框超薄技術難題,實現超窄邊框的65寸全畫質(Full HD)3D電視。
奇美電子強調,開發大尺寸超窄邊框的LED TV、3D電視,須克服電視模組背光源的設計挑戰,側光式背光源模組開發人員須在背光源模組兩側導入更微型化的LED及其他關鍵元件,同時使用特殊尺寸設計的玻璃。下一階段,奇美電子將推出邊框僅6毫米的3D電視,預期將使LED與關鍵元件供應商的微型化技術挑戰加劇。
奇美電子65寸超窄邊框3D電視,其機構設計可同時搭配1,920×1,080或超高解析度4K×2K面板,將提供機構設計最大化彈性,有效提升客戶端產品運用價值及市場操作彈性。該產品采用快門眼鏡式(Shutter Glass)3D顯示技術,且突破2D轉3D軟體控制技術,可支援2D和3D畫面切換。
獲東芝、索尼青睞友達裸眼3D量產
除超窄邊框3D電視之外,友達56寸及24寸裸眼3D電視與一體成型(AIO)電腦終端產品也已開始導入量產。
在接獲東芝(Toshiba)和索尼(Sony)兩大客戶訂單之后,友達56寸3D電視液晶面板與24寸裸眼3D液晶面板已正式導入量產,大舉搶食裸眼3D顯示器的市場商機大餅。
蔡國新表示,友達率先全球量產55寸4K×2K(3,840×2,160)裸眼3D電視液晶面板,以及應用于AIO電腦的24寸全高畫質(1,920×1,080)3D裸眼面板,皆具備2D、3D畫面切換模式,已分別供貨給東芝和索尼。
搭配友達56寸裸眼3D電視液晶面板,以及東芝自行開發的人眼視覺追蹤IC,東芝55寸裸眼3D電視已解決裸眼3D顯示器為人所詬病的視覺死角問題,現已正式在日本和歐洲地區銷售。
友達指出,東芝55寸裸眼3D電視配備三至四顆人眼視覺追蹤IC,能隨人眼移動,校正人眼觀賞的裸眼3D畫面,因此突破過去裸眼3D顯示器視覺死角瓶頸,可提供三至四人共同觀賞。
至于索尼已于7月上市的24寸裸眼3D一體成型電腦,則透過可切換式透鏡技術(Switchable Lens Technology)搭配臉部追蹤(Face Tracking System)技術,打造無視覺死角的裸眼3D方案。
友達提到,挾合作伙伴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感測器與軟體資源,友達供應索尼24寸的裸眼3D AIO電腦模組已導入量產,以卡位裸眼3D一體成型電腦市場先機。
至于奇美電子的裸眼3D技術也有突破,已開發出4K×2K超高解析度3D電視,并搭配高精細Fix Barrier裸眼技術,初期將應用于商業、醫療領域,未來將推展至家庭娛樂等普及化的應用。
3D顯示已逐步成為LED TV、筆記型電腦、AIO等終端產品的標準功能配備,國內外面板大廠為加速3D面板的普及化,正試圖透過超窄邊框與裸眼功能提高3D面板的附加價值,使終端消費者享受更多元化的3D顯示體驗,同時亦讓超窄邊框和裸眼3D顯示器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