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最新調查指出,2011年全球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產業歷經低迷的一年,絕大多數大尺寸面板廠商的營收都較2010年衰退。為了提升產品平均單價,面板廠商積極開發新尺寸面板,期許能增加面板價值,目前市面上已有36.5英寸、39英寸、43英寸、48英寸、50英寸等多款新尺寸機種,其中,又以39英寸、50英寸機型之消費需求最被看好。
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副主任黃銘章表示,以39英寸來說,主要系因為39英寸面板只比37英寸面板稍貴,因此吸引了電視廠商采用、并推出價格貼近40英寸機種的新產品,有助于使電視廠商提高獲利空間。而目前臺灣面板廠商使用6代線切割37英寸或是39英寸面板、所能取得的面板片數均為6片,因此成本增加有限。
黃銘章進一步分析,至于50英寸面板產品的競爭利基,則是在于其面板價位介于46英寸/47英寸與55英寸產品之間,為全新的市場區隔,可提供消費者新的選擇,并且可有效地利用臺廠的7.5代線來生產(臺廠目前的7.5代線產能數量比韓廠、中國廠商來得多)。過去面板廠無法在6代線及7.5代線切出這些特殊尺寸面板,主因是技術仍不成熟,但如今面板廠已可克服技術障礙、并邁入量產。
而目前已推出39英寸及50英寸電視面板的臺灣面板廠,包括友達、奇美等等。至于43英寸及48英寸面板,黃銘章認為,由于主要系由韓國廠商三星獨家供應,因此電視廠商不免擔心未來面板可能斷貨的問題,導致39英寸、50英寸電視面板的需求前景仍相對較被看好。
不過,目前這些新興尺寸電視面板及相關電視機產品,主要系針對國內等新興市場供貨。未來新尺寸機種是否有機會發展成為全球普及機種,可能還是要看消費者的接受度,以及韓系廠商是否跟進。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觀察,2011年是全球大尺寸TFT LCD面板業低迷的一年,不管是電視用、筆記型電腦用以及監視器用面板的出貨量,與2010年相較都只有低個位數成長幅度、或甚至負成長。加上各尺寸電視面板平均售價都較2010年下跌15%-20%,造成絕大多數大尺寸面板供應商之營收均較2010年衰退。
因此,開發新尺寸產品以增加電視面板的銷售單價,已成為2012年面板或彩電廠商新產品策略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