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發力云電視 各品牌集中推高端
從賣場終端反映的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被熱炒的智能電視熱潮還未退去,“云”概念再次把彩電行業推到風口浪尖。業內人士表示,從8月下旬開始,海爾、長虹、海信、創維、TCL等品牌云電視的發布,可能標志著彩電行業競爭新格局已經開始。
和智能電視不同,云電視用戶不需要通過電視機本身升級和安裝程序,就能從“云端”獲得所需內容。海爾“云家庭”通過以家庭為單位的云網端解決方案讓用戶實現以智能“云電視”為中心的電腦、手機、家用電器間的互聯、操控和交互。TCL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早已在產品中搭載與其深度適配的操作系統和平臺,與此同時,還部署了多種云設備終端。隨后,長虹發布了“云端一體化”的智能戰略并宣布勾勒智能“生態樹”。海信以云電視和前期的I’TV個人電視的發布,宣告“家庭趨大、個人趨小”的智能電視產品線拓展布局初步完成。相關負責人表示,彩電市場競爭的重點已從單純的硬終端,轉向產品應用和用戶體驗等方面。至此,國內品牌電視巨頭悉數加入云電視的競爭中。
目前,從各大品牌發布云電視的情況來看,產品尺寸覆蓋相對齊全,海爾推出的就有42英寸、46英寸、58英寸等;創維推出的E99等五大系列云電視,尺寸也達到四種,最大達到65英寸。各品牌云電視已拉開架勢,準備迎戰。
“云”方向大勢所趨 全面普及尚有壓力
云電視有可能改變人們對電視的定義。TCL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云電視的競爭中,相關云應用、云平臺的研究開發在未來或許比硬件更為重要,而彩電業態也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以內容、應用、體驗為主的云服務時代。
雖然新品扎堆上市,但并不意味電視行業已度過寒冬。云電視的普及還有兩重壓力。第一重,就來自IT行業。有專家早已指出,云電視很可能是掌握核心技術和服務內容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和IT企業發力的機會,因為云電視的IT軟件技術和內容都掌握在他們手中。換言之,現在國內電視機制造廠商很可能在為微軟、谷歌、蘋果等進入電視市場開辟疆場。在家電產業專家羅清啟看來,企業要通過“云”來控制后臺數據和軟件平臺,包括基礎操作平臺和應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將成為企業在未來競爭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第二重,來自于價格和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目前,云電視的銷售勢頭還難以蓋過智能電視、3D電視等老前輩。也有消費者表示,云電視的降價只是遲早的事,不如等技術更成熟,價格更合理再選擇。相對消費者的理性觀點,電視生產廠商扎堆推廣云電視的行為頗有冒進之嫌。業內人士表示,率先打入市場能使該品牌樹立行業坐標地位,目前全面推廣為時尚早。畢竟,電視除了觀看以外的上網、玩游戲、發微博等娛樂功能并未在消費者對于電視的傳統概念中普及開來。等到消費觀和使用習慣有所改變,才更有利于云電視受市場認可,而這些改變還要在年輕消費者身上實現。
鏈接:
“云計算”核心思想就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讓互聯網這片“云”成為每一個人的數據中心和計算中心。而被視為信息技術第三次革命的云計算,也為消費電子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產品,如云手機、云電視等。
云電視應具有四方面的標準:首先,應該具備強大的硬件配置,至少應該有2G CPU、4-13Gbit內存空間 ,支持2G—32G 的SD卡內存擴展;其次,應具備超級智能3D技術和全新云技術; 再次,云電視必須具有強大的Android+云平臺作為保障,并提供持續的云服務;第四,要能帶來云搜索、云識別、云控制、云共享、云社交、云游戲、云辦公等豐富多樣的云功能和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