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江湖未來的復雜,可以從日前舉辦的 “中國·北京2011國際平板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窺出一斑。
全球三大面板巨頭所陳述的技術取向各不搭界,甚至相互否定。
臺灣友達光電最先登場,“我們前面砸了那么多錢,到底消費者要什么?”友達代表以設問開場,給出的答案是,3DGPR技術將是消費者的最終選擇。這是友達堅持的面板技術,表面層貼玻璃,有別于其他廠家貼一層膜。
LGD、三星兩家韓國面板巨頭則幾乎“嗆”起來,言語間針鋒相對。
“IPS(硬屏)、OLED(有機液晶),沒有明顯的勝出者,各自鼓吹,有時帶出來的信息甚至會有誤導性。”LGD先抑后揚,“有60%的人覺得LCD更好地再現了真實物體的色彩。在中國、英國和美國,70%的人更傾向于LCD,這便是答案。”LGD的理念是:一個顯示器的價值等于圖像質量除以它的耗電再除以價格,“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三星的代表鐵青著臉走上演講席。三星正力挺OLED。“LCD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整個產業陰云密布。產業過去年度增長速度超過20%,從今年開始一下子跌到10%,未來幾年也看不到恢復的跡象。”“過去15年中,在LCD發展史上,創新總是在困難的時候發生,創新以及強大的平臺技術能夠驅動下一代的產品線。”三星認為,發展OLED是拯救面板產業于水火之中的有效路徑。
三星已經將大量資源投入到OLED上:改造了一條4.5代線,自建了兩條OLED5代線,還準備再建一條OLED8.5代線。
三大巨頭的技術方向各不相同,未來彩電廠家追隨誰?本土剛剛建成投產的兩條8.5代液晶面板線該選擇哪個方向?LG、三星都有彩電整機廠,其技術能找到落腳點,而友達沒有下游配套,是個大問題。
此前,友達曾分別與TCL、長虹、海爾合資建立模組廠,與下游彩電企業緊密捆綁。眼下,這個合縱聯盟正面臨瓦解:TCL轉向三星,與其互相參股面板線項目;長虹剛剛宣布成立獨立的光電公司,明顯要“單干”。海爾雖未背離,但其在彩電市場有限的份額不足以支撐友達。未來友達能否保持住行業三甲的地位?
友達當前的困境為本土面板企業京東方提供了前車之鑒,自身不擁有下游彩電整機配套,如何在行業不景氣狀態下籠絡、吸引彩電企業,達成堅固聯盟?
本次論壇上,發改委官員透露,到“十二五”末,中國電視用面板本土化率將達到80%以上。為此,發改委將 “積極協調和推進已開工的一些高世代線面板生產線建設,爭取盡快竣工,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將根據已規劃項目的進展以及市場需求情況,進一步對后續項目的布局做統籌研究和考慮。”此言意有所指。
京東方及TCL兩條本土8.5代液晶面板線已分別于今年6月底及8月底投產,年產能均為1000多萬臺液晶屏。與此同時,與京東方及TCL同時獲批的兩條韓資高世代液晶面板線久未動工,LG原計劃在8月30日舉行的廣州8.5代線動土儀式最終被取消,三星在蘇州的項目也宣布延遲。液晶面板價格連續十多個月下跌,供大于求的行業現狀讓韓國兩大面板巨頭行動審慎。這與發改委提出的 “電視用面板本土化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顯然不符。有內部消息稱,合肥市政府投資的一條8.5代線已獲批。
2010年中國彩電生產量達到1.18億臺,內銷4600萬臺,本土兩條8.5代面板線全部量產,也只能滿足40%的電視用面板需求,合肥8.5代線獲批在情理之中。此外,已建成一條6代線的南京中電熊貓也透露,將再建一條高世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