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創維和海爾爭相推出云電視,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其新品I’TV發布時也表示,“瘦終端、云后臺”將顛覆傳統電視。云電視似乎一夜之間崛起。然而,3D電視的熱潮還沒有退去,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的大幕也才剛剛拉開,云電視雖然聽上去不錯、看上去很美,可它的腳步是不是來得太快了?
智能電視的延伸
普通互聯網電視是第一代,智能電視是第二代,云電視是第三代。
平板電視市場從來不缺概念,3D電視、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尚在普及階段,云電視又閃亮登場。8月17日,海爾率先推出云電視,將中國家電品牌挺進“云”領域。18日,創維集團也發布其首款云電視,計劃國慶期間上市。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表示,云電視是智能電視的延伸,普通互聯網電視是第一代,智能電視是第二代,云電視是第三代。
2009年,大批互聯網電視面世,受政策不明朗、版權市場無序、網絡帶寬較低等問題的制約,其發展一波三折。日前,國家廣電總局還叫停了互聯網機頂盒業務,為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再潑一盆冷水。
今年3月起,國內外彩電企業陸續推出了40余款智能電視,繼互聯網電視、3D電視之后,智能電視掀起新的市場熱潮。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路程認為,我國智能電視正處于發展初期,定義尚在討論之中,各項標準也亟待建立。
現在,電視機又駕“云”而來。云計算被認為是繼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如今它已從一個前端的計算概念擴展成“云應用”、“云服務”等終端應用,這種拓展無疑為終端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
據海信集團多媒體研發中心技術商務經理劉勇介紹,云服務和云計算的興起對智能終端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他說:“傳統的電視從終端到用戶是以終端出售為主要交易的,而現在是一個完整的商業產業鏈,不局限于終端和用戶之間,還涉及內容提供商、網絡運營商、終端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一個泛電視的概念
云電視是當前電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和云技術的融合體。
據創維方面介紹,電視必須滿足四項標準才能稱得上“云電視”。一是擁有云端私有數據庫,支持多設備登錄;二是擁有用戶資源相互分享的平臺;三是擁有在線服務、在線電子商城;四是擁有云端后臺,無需硬件升級。
家電專家羅清啟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云時代,后臺有龐大的數據,前臺有很多的云端。未來,可以觀看視頻的終端顯示屏都可以是電視,這是一個泛電視的概念。
據了解,創維云電視的云平臺中具有云空間、云服務、云助手、云瀏覽、云搜索等應用,可以通過軟件支持實現電視屏、手機屏、平板電腦屏三屏互動。海爾則通過以家庭為單位的云網端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以智能“云電視”為中心的電腦、手機、家用電器間的互聯、操控、交互,為用戶帶來“云生活”體驗。
目前,海信也正在搭建“智能云”平臺技術(Hi-Cloud),這是基于云計算的海信智能運營支撐平臺,支持多操作系統、多用戶、分布式數據庫和高性能的事務處理。
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的興起,使用戶從“看電視”過渡到“用電視”、“玩電視”,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新功能的電視出貨量雖不斷增多,激活率卻偏低。創維市場總監王海認為,應從三個方面提高用戶對新功能的使用率,一是從企業后臺服務著手,二是擴大云端應用,三是強化用戶體驗。
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彩電行業競爭將會從市場終端產品,轉變成后臺服務的競爭。
谷歌、微軟、蘋果等企業已不再滿足于在手機、電腦領域的發展,將觸角深入到電視機的地盤。如今,云概念在手機、平板電腦、PC等領域的勁風也吹進了彩電市場。
楊東文表示,未來彩電行業競爭將會從市場終端產品,轉變成后臺服務的競爭。周厚健在其新品I’TV發布時也表示,“瘦終端、云后臺”將顛覆傳統電視。
在羅清啟看來,云電視是未來彩電行業的發展趨勢。他說,熱鬧的不是“云電視”,而是“云”,“云”最關鍵的還在于操作系統。他解釋道,企業要通過“云”來控制后臺數據和軟件平臺,包括基礎操作平臺和應用操作系統,如果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將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終端融合起來,企業在未來競爭中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凌旭電子大中華區董事長劉乾德說,云服務投入大,如果由政府來主導,使之成為像水電一樣的公共服務,再將賺取的“水電費”投入到新的研發中,這種循環將產生更多的內容,這需要跨界融合、各方共同努力,如果政府主導成為可能,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當下互聯網電視還難以普及,云電視概念炒作大于實際意義,在“云”技術背景下,積極跟蹤前沿技術是必要的,但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正在重新分工,美國IT企業在模式上創新,日本電子企業在衰弱,中國企業應把握機會,不僅要在功能上創新,還要在產業鏈上尋求突破,并牢牢掌握制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