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TCL集團在發布2011年度半年報的同時,還首次向外界發布了企業基于“三個能力”的立體發展戰略模型,提出了TCL集團下一步發展的產業戰略方向和規劃。
“三個能力”的立體新戰略 立業根本
新的立體發展戰略模型以工業能力、技術能力、全球化運營能力為根基,賦予“三個能力”對于TCL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要保障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逐步壯大,工業能力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技術能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全球化運營能力則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為此,TCL集團制定了完善的策略目標來提升自身“三個能力”的建設。集團將堅定不移走國際化路線,布局和整合全球資源;持續提升核心業務的產業地位、構筑業務在國內乃至全球領先優勢,并依托業務優勢和相關衍生資源,向多元化領域擴張;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提升工業能力和技術創新積累,向產業鏈高價值環節滲透或轉型,同時緊跟新型商業形態,致力4C融合,突出內容及服務優勢,全力向國內數字家庭與智能化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發展。
為了增強立體發展戰略的效用體現,TCL集團在“三個能力”的框架下,制定了一套貫穿于整個立體發展戰略、全面提升戰斗力的軟實力體系建設策略。軟實力包括服務、品牌、渠道、人才四個方面。在服務方面,TCL集團將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或全面解決方案,拓展服務產業獲得新的盈利模式。在品牌方面,貫徹集團核心品牌策略,提升TCL品牌的行業地位與影響力,堅持建設強大的TCL品牌為根本目的。在渠道方面,加大對優質渠道資源的占領與開拓,并通過一系列渠道創新管理,有效釋放渠道生產力,加快集團業務發展。在人才方面,TCL集團將通過人才管理創新,為集團國際化事業提供一支精干的職業經理人隊伍。
“4+6”的新產業布局 聚焦主業
如果說在橫向多元化時代,企業競爭拼的是資本運作和策略選擇,那么在縱向多元化時代,企業要依靠上下游資源才能在競爭中占得主動權,企業競爭拼的就是資源整合能力。
TCL集團此次對現有產業進行了梳理和優化,重新定義了公司業務架構,對原來“四大產業集團”和“兩個業務群”的“4+2”產業模式進行升級,在聚焦核心產業的基礎上,搭建一個以“TCL多媒體、TCL通訊、華星光電和TCL家電集團”為四大核心產業,以“系統科技事業本部、泰科立集團、新興業務群、投資業務群、翰林匯公司、房地產”為六大業務的“4+6”新產業組織架構。
在這個新產業組織架構中,TCL集團首次將華星光電提升到主業地位。8月8日投產的華星光電將協助TCL集團打通液晶全產業生產鏈,占領液晶電視全制程和大規模生產的至高點。而提升家電產業戰略高度,是擴大集團發展規模的必然。兩者對TCL集團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六大業務的確立,向外界勾畫了一副相關產業間橫向、縱向雙向聯動發展的效應圖。一條上至液晶顯示上游部件生產,下至液晶顯示終端內容及服務供應,中間黑白家電協同發展,家電回收提供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貫穿其中的嶄新產業鏈條浮出水面。
可以預見,TCL集團建立“4+6”新產業架構,將使產業劃進一步分明晰,協同效應得到顯著提升,未來多元產業間將全方位立體性地發揮合作、聯動生產的效能,極大提升集團規模優勢,在國際化競爭中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