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逐漸進入炎熱的夏季,在氣溫在不斷攀升同時安防市場也出現了冷的一面。2011年開春以來DVR產品價格產生了較大跌幅,隨后帶動整個安防業其他產品的降價。并且這一風波并未呈現落幕的勢頭,在5月初再次掀起新一輪降價。從安防行業中幾個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報的對比中,不難發現利潤與收入的增長是不太對稱的。這說明一個問題,利潤率在下降。這說明不僅是監控領域,其他安防領域從07年開始銷售額增長就大于利潤增長速度。基于多家上市公司財報分析,證明中國安防行業進入低利潤高競爭的階段。
一哄而上,基本上是中國制造產業的一個特點。只要有利可圖,追隨者就會競相效仿,從而使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逆轉,并在‘需求總體水平’的情況下迅速逆轉。因而,企業自己也迅速陷入價格惡性競爭泥淖。這種局面也是當前中國安防行業的真實寫照。目前安防產品制造、營銷成本持續上升,銷售價格低位徘徊,企業該如何有效應對并走出微利迷局?
任何一個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取勝的企業,都是那些掌握了市場話語權或定價權的企業。因此,領軍型安防企業要積極去爭奪市場話語權。爭奪市場話語權不是提出一個虛幻的口號。而是以產品科技含量和質量保證為基礎,并通過規模化的生產和營銷來加強企業競爭力。
想要掌握市場話語權,必須先掌握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不過,有待改進的是:目前中國大企業推出的很多新品其核心技術和產品性能大致相同,但在市場推廣主題、概念包裝上尚待整合。若行業領軍型企業能夠很好整合起來,并將這個概念訴求到行業標準的地位,這就可以有效提高整個行業的標準與門檻,從而贏得掌控市場的話語權。
其次,要走出微利迷局,行業領軍型企業必須掌握市場定價權。目前安防行業由于產能過剩和惡性競爭,終端零售定價權已經被市場綁架。重新獲得市場定價權的秘訣在于:一批行業領軍型企業以技術含量高、品質過硬且具極具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引領市場。
價格競爭是一把雙刃劍,低價競爭雖然可以擴大市場份額,但不能保證產品合理的利潤率,會影響企業今后研發投入、降低服務質量,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因此,如果想打造一家基業長青的安防企業,還必須參與更高層次的競爭,比如服務競爭、商業模式競爭和產業平臺競爭。更高層次的競爭往往決定了低層次競爭的游戲規則。從安防行業長遠的發展來看,企業要想改變當前的困境,那就要不斷創新、研發生產出適應不同領域內的產品,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持續提高本企業在更高層面上的綜合競爭力,并大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面對微利時代的高競爭時期,不少樂觀的二三線企業表示,即使是一二線品牌搶占中低端市場,利用價格優勢在行業內重新洗牌,低端、中端和高端產品市場都是長期并存的市場,被洗掉的只是“混口飯吃”的低端市場企業和山寨廠家。具有實力的二三線企業只是暫失“陣地”,能夠生產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提高其附加值,市場最終還是會幫它們重收失地。這一現象同時也證明中國的安防市場已經趨于大眾化,要想在安防行業做大做強,長久發展,走平民化路線必不可少,價格下降無疑將刺激安防民用化市場的進一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