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電視絕對是平板電視的焦點,幾乎所有的彩電廠商都推出了智能電視,然而,智能電視究竟是彩電行業的產業革命,又或者僅僅只是一個概念產品呢。更深層面上,電視作為一個家庭收視產品,消費者最需要的是畫質、音效等基礎性能,還是更先進的功能、獨立的操作系統等智能性呢。
隨著彩電業新品季節的到來,康佳、長虹、TCL、創維、海信等彩電巨頭今年都不約而同地押寶智能電視,并無一例外地選擇了Android操作系統作為各自電視的智能平臺。韓國三星、LG等巨頭也不甘落后,紛紛推出智能電視、Smart TV,大打智能牌。
但是,電視需要那么智能嗎?電視應該是個娛樂平臺還是智能平臺,需要我們反復思考這個問題,目前國內家電行業特別主張技術推動消費,但是,由于技術的超速發展,可能會讓企業忽略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智能電視以后的發展一方面會受困于消費者是否需求這樣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會受困于政策導向的不成熟。某彩電廠商這樣表示。
即使是推出“智能電視”的鼻祖———谷歌也認為,“GoogleTV”的終端目前還只是一個象征,還在不斷進化中。 然而,在外資巨頭們看來還有待完善的智能電視產品,為何卻被國內廠商拿來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電視廠家之所以集體炒作3D智能概念,主要是因為新品銷售需要噱頭。”一位彩電生產商坦言,現在有些電視廠家甚至將非智能電視都說成智能電視,特別是在國內一、二級市場平板電視負增長的現狀下,一切均出自銷售的需要。
針對智能電視熱潮,創維楊東文的看法可能更實際一些,他認為,盡管目前是國內外多個彩電廠商都選擇高調出擊智能電視領域,但其仍然認為今年還僅僅是智能電視的推廣年,智能電視的普及除價格因素外,還會涉及到家電企業商業模式和內容管控模式等多重因素交叉。
他指出,智能電視并不僅僅是一款單一的終端顯示產品,而是一個系統解決方案。牽涉到與操作系統的廠商、芯片處理企業以及內容平臺等多方融合,可以說彩電廠商要力推智能電視將從單純的硬件產品銷售轉變為產品與內容服務并舉的模式,由此便引發了彩電企業從銷售電視轉變為聯合內容提供商共同發展,這對我們整個行業都提出了挑戰。
不同于對智能電視的看法,創維楊東文還認為2011年會是3D普及年。楊東文表示,今年創維新推出的3D電視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創維會通過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開發不同功能的3D電視。創維3D電視在2011年預計銷售150萬臺,3D電視將占電視整體電視銷量的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