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電信和網通在全國各地建設了很多不同規模的“全球眼”、“寬視界”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全球眼”或“寬視界”系統的終極目標是建設一個類似話音網絡和數據服務網絡一樣的、遍布全國的視頻監控系統,為所有用戶提供遠程的實時視頻監控和視頻回放功能,并通過服務來收取費用。但由于目前城市內部和城市之間網絡條件限制,視頻監控系統存儲設備規模的限制,“全球眼”或“寬視界”一般只能在一個城市內部來建設。
以平安城市建設為例,其成千上萬個攝像頭視頻錄像的聯網要求并不是簡單的存儲設備相加就可以達到的。仍然以上文所提的720P高清攝像頭為例,其每小時視頻錄像可壓縮到3GB左右容量,按一個月保存時間要求計算,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數據:3GB/小時×24小時×30天×1路=2.16T。目前的平安城市大型聯網監控攝像頭路數少則幾百,多可以上萬,假設某交通監控系統有500路高清攝像頭,那么需要保存30天的監控系統所需的最少存儲容量為1PB,而如果全省交通監控系統聯網,又如果全國交通監控聯網呢?可以想見的是,如此巨大的數據存儲量對存儲領域來說不得不是一個挑戰性的難題。
云計算是近兩年來IT界興起的一大熱點,而在云計算概念上延伸和發展起來的云存儲概念對存儲領域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它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似乎給大型聯網視頻監控系統帶來了曙光。
然而,正如云計算給IT業界人員帶來的困擾一般,云存儲概念的提出似乎也面臨了許多必解的難題,比如數據安全性、數據傳輸的延時性、存儲的便攜性等問題。
數據安全性。從云計算誕生開始,安全性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同樣,在云存儲方面,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業考慮和技術考慮。視頻監控數據的安全性可想而知,如何滿足用戶對數據安全性的要求恐怕是云存儲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數據傳輸的延時性。遠程視頻監控避免不了的尷尬之一就是監控錄像的延時,特別是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很可能一秒鐘的延時便會造成重大的人力財力損失。那么,云存儲如何保證在大規模數據請求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訪問人群呢?
存儲的便攜性。一些用戶在考慮托管存儲的時候還要考慮數據的便攜性。一般情況下這是有保證的,一些大型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承諾其數據便攜性可媲美最好的傳統本地存儲。有的云存儲結合了強大的便攜功能,可以將整個數據集傳送到你所選擇的任何媒介,甚至是專門的存儲設備。
結語:曾經,DVR在較長時間里占據了安防領域的存儲之首,目前其仍是安防存儲的最常見的模式之一,然而,在數字數字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大規模進軍下,目前集成商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NAS、iSCSI、FCSAN等存儲方案似乎更受歡迎——NAS方案便于共享存儲的信息,iSCSI和FCSAN方案便于擴展存儲容量;嵌入式NVR相比而言因成本不具備競爭力,反而被較少采用。隨著高清、聯網這些詞不斷沖擊著視頻監控領域,已有的存儲方式似乎并不能解決海量數據存儲的難題, 云存儲的出現,能夠給安防行業帶來曙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