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觸控技術(Multi-touchtechnology),并非最新技術發(fā)明,早在1990年代,IBM及羅技(Logitech)就曾提出過多點觸控技術,但蘋果卻是第1個將多點觸控技術,結合手機的操作接口。iPhone的觸控屏魅力,推翻消費者過去操作手機只能用鍵盤,或使用Stylus筆尖觸控的輸入模式,原來沒有鍵盤的手機,也可以利用多手指技術在屏幕進行放大縮小圖片、移動瀏覽畫面、操作輸入屏幕...等動作。
根據(jù)研究機構iSuppli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未來多重觸控面板市場規(guī)模,將從2007年1.1億元,成長至2012年4.3億元,年復合成長率達31%。iPhone的Multi-touch,也帶來人機界面操控的創(chuàng)新應用風潮,不少電容式觸控技術業(yè)者因iPhone手機熱賣而受惠。不只手機應用領域,未來觸控技術商機,也有機會拓及各類可攜式產(chǎn)品、家電應用。
iPhone“Multi-touch” 靠投影電容式觸控板
眾多觸控技術,包括電阻式、電容式、波動式觸控屏幕(利用表面聲波或紅外線原理)技術當中,電容式觸控屏實現(xiàn)了多點觸控技術的可能,而電容式觸控又可分為,表面電容式觸控、投影電容式等觸控屏幕,表面電容式觸控適合大尺寸面板應用,投影電容式觸控屏幕則適合使用于中、小尺寸面板。《《
iPhone“Multi-touch”多點觸控,舍棄傳統(tǒng)電阻式觸控,以單指或觸控筆單點觸控屏幕,改采電容式觸控技術中的「投射式電容」(projectivecapacitive)技術,就是看中了電容式觸控具有更高的透光率、以及在屏幕色彩表現(xiàn)較優(yōu)越的呈現(xiàn)效果。綜合分析2者技術差異,可歸類以下幾點:
1、電容式觸控只要用手指輕觸不需靠觸控筆,電阻式觸控需要施壓力觸控。
2、電容式觸控可進行多指觸控,電阻式觸控只能單指觸控。
3、電容式觸控比電阻式觸控分辨率高、透光率更佳。
4、電容式觸控采用玻璃,因此較采用塑料外層的電阻式觸控防火、防刮、防污塵、防靜電、且無需校正、使用壽命也比較長。
iPhone推出,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震撼彈,不少競爭對手也紛紛推出投射電容觸控技術,與蘋果競爭,例如LGPrada手機,就是采用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未來在iPhone帶動下,會有更多觸控業(yè)者,迎接這波觸控錢景。
電容式觸控關鍵組件
傳統(tǒng)觸控技術,只能向控制器傳達1個觸點信息,“Multi-touch”觸控技術,能夠記錄同時發(fā)生的多點觸摸信息,其中涉及重要零組件,包括:顯示面板(TouchPanel)、控制器(Touch Controller)及軟件驅動程序(Utility)。
定位原理主要是利用投影電容雙層玻璃,保護層間的感應網(wǎng)絡上的靜電電場變化,來感應觸點位置,只要手輕觸屏幕時,控制器會計算手和網(wǎng)格間的電容參數(shù),計算出觸點的坐標位置。另外,為減少干擾訊號,在玻璃上會鍍上氧化銦錫薄膜(ITOLayer),及保護膜以防止電子訊號干擾。
取代電阻式?電容式觸控技術未來挑戰(zhàn)
過去電容式觸控技術,多活絡于各類公共領域應用,包括銀行提款機、車站、醫(yī)院、大型賣場的觸控信息系統(tǒng),以及電玩娛樂觸控裝置,不過以上皆屬于表面電容式觸控技術應用,而iPhone讓電容式觸控技術,得以延伸至個人可攜式行動通訊設備,市場更預期,只要等電容式觸控模塊價格成本下降、生產(chǎn)良率提高,電容觸控模塊市場未來勢必威脅取代電阻式觸控市場地位。
當然電容觸控屏,要撼動原來電阻式成本相對低廉的主流地位,仍有許多問題尚待面對。對業(yè)者來說,觸控屏幕的觸控反應時間、操作流暢度、觸控時的操作敏感度與精確性,濕度靈敏度、干擾及環(huán)境噪聲干擾,都是接下來需要克服的問題。
再者,還有觸控設計的人性化與直覺性,例如觸控屏幕或是按鍵如果過小,會增加使用者操作上的困難。以多點觸控概念來說,iPhone屏幕尺寸并不是最佳的發(fā)揮空間,其最適合在中大型尺寸面板上應用,上述都是業(yè)者在設計上不可忽略的關鍵要點。
另外,再從消費者使用習慣角度出發(fā),也就是觸控的回饋問題,傳統(tǒng)手機按鍵使用者可以在不看鍵盤情況下?lián)艽螂娫挘墙逵墒种赣|控的屏幕設計,沒有觸覺回饋功能,使用者必須緊盯著手機瞄準操作,相當不方便。建議業(yè)者可以在虛擬按鍵上加入適當?shù)陌存I回饋機制,例如聲音,或是震動裝置,以更貼近人性化使用習慣。